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2020-07-07更新 | 88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7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 .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植被稀疏D.叶面宽大
2022-0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下图中的湖泊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巴尔喀什湖,以东咸西淡闻名世界近年来该湖的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终年干旱——深居内陆B.终年湿热——受赤道低压影响
C.终年寒冷——位于极地D.终年温和——受盛行西风影响
2.造成近几年巴尔喀什湖水域面积呈波动减小趋势的主要人为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B.人口增加,围湖造田
C.冶金发展,湖水消耗大D.水利建设,灌溉量增多
3.下列改善图示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合理的是
A.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用水量B.大规模抽取地下水,扩大淡水来源
C.大规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D.人工融化高山冰雪,增加河流水量

4 .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   )
A.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B.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C.位于火山的脚下,土壤肥沃D.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
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C.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2.与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大棚的保温作用强B.蔬菜肥料施用量大
C.地膜的保湿效果好D.大棚的复种指数高
3.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蔬菜大棚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主要由于棚内(     
A.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B.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
C.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D.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
2023-01-2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全仿真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10-11高三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②B.①
C.③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2019-10-03更新 | 883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左图)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右图)。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

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区域,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为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在斯瓦尔巴群岛对表层海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划区采样的方式掌握不同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性总固体量、溶解氧等海水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该地区海水盐度较低,其中中部海峡盐度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是指单位质量海水里含有的溶解性固体的总质量,既包含溶解盐类,也包含其他有机物质。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该区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



(1)简述中部海峡盐度低的原因。
(2)说明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不呈正相关的原因。
(3)指出“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4)气候变暖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测气候变暖对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溶解性总固体量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0-05-12更新 | 71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四平铁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该风沙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从“春种一壶籽,秋收一瓢粮”变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飘香,平川农田粮丰林茂。”

材料二 河南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积雪特别深厚的区域之一,最大积雪达45厘米,降雪日数在20天以上。“信阳毛尖”(茶叶)享誉中国,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材料三 下左图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右图分别为A地和信阳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信阳毛尖”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
(4)试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

10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2019-09-0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