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5中的
A.aB.bC.cD.d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3.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可俯瞰开普敦市,耸立于开普半岛北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拥有2.6亿年的历史。山上地貌千姿百态,怪石林立,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据学者实地考察发现,桌山上层为水平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山脚下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顶终年云雾缭绕,虽水源不足但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



(1)根据材料,推断桌山的形成过程。
(2)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
(3)分析山顶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
2020-11-04更新 | 55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其形成受成土母质、地貌、气候、生物、时间及人类活动 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问题。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B.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C.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D.人口稀少,对土壤破坏较小
2020-07-23更新 | 73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意大利的实验性农业项目“尼莫花园”创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海底农场,占据的水域面积约100平方米,由5个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的充气“生物圈”组成,用绳素固定在海底,悬浮在水面以下6米至10米的海中。启动时作物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之后完全可以自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圈”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完全可以自给,推测其原因是(     
A.利用海水淡化水B.利用内壁的冷凝水C.叶片直接吸收水汽D.就近利用海水
2.实验初期,“尼莫花园”项目只在每年的5~9月进行,其原因可能是(     
①海上风浪小②昼夜温差大③光照充足④陆地水资源短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1-29更新 | 1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纳马夸兰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下图示意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及其雨季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雨季时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东南风B.东北风
C.偏北风D.偏西风
2.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昼夜温差大B.干旱的气候
C.径流量丰富D.多雾的环境

6 . 岗巴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最高海拔为6155米。当地矿泉水为低钠低矿化度锶矿泉水,含有锌、硒、锶、锂、钙、碘、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被称作“西藏神水”。当地居民的主食为青稞制作的糌粑(青稞麦洗净、晾干、炒熟加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下图为岗巴县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神水”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当地的(     
A.地质构造B.岩石风化C.高山冰川D.植被根部
2.当地居民把青稞炒熟,制成糌粑作为主食,主要是因为该地(     
A.空气稀薄B.紫外线强C.终年低温D.降水稀少

7 . 2019年下半年以来,巴西亚马逊雨林区、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山区等多地森林大火肆虐,造成了严重环境灾难。下图中是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黑色部分)和澳大利亚火灾场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来自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数据表明,巴西的火点普遍分布在森林砍伐严重的地区。从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上分析,巴西森林大火属于(     )
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原生环境问题D.次生环境问题
2.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每年均有发生,2019年尤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最可能是(       )
A.东南信风势力偏强B.气候异常干旱炎热
C.原住居民清理植被开辟土地D.多低温无风天气
2020-04-23更新 | 66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金门海峡连接圣弗朗西斯科湾,海峡两岸陡峻,航道水深,夏季经常浓雾弥漫。跨越海峡的金门大桥于1937年建成通车,总长度2780米,用钢量达10万余吨,耗时4年,耗资达3550万美元。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是近代桥梁工程的奇迹,该桥每月吸引上百万游客到此游览。为了让金门大桥保持光鲜亮丽,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刷漆维护等工作。下面左图为金门海峡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金门大桥景观图。



(1)分析夏季金门海峡大雾天气日数多的原因。
(2)分析金门大桥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3)简述金门大桥定期刷漆维护的主要原因。

9 . 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三角洲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海岸线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A.先向北后向南移B.先向南后向北移
C.向北移D.向南移
2.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导致海退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平面上升②泥沙沉积速度加快
③海平面下降④地壳变动频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海侵时,关于河流的推断合理的是(     
A.入海河流数量最多B.河流的流量最大
C.河流的含沙量最大D.河流流程达最长
2020-06-14更新 | 55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查测试地理试题

10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消瘦”最严重的是(     
A.四月、七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