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读“某国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B.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
2.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   ②多外流河
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④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0-21更新 | 404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谷地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如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B.该地多为V形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2019-10-03更新 | 101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上质量检测一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南麓。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寒冷,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某研学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下图)。



(1)研学小组采集土壤标本运用相关器材分析土壤成分,发现海北站土坡有机质含量特别丰富。联系该地气候条件,分析成因。
(2)研学小组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气温及地温,发现其日变化明显。分析该现象的成因。
2020-08-17更新 | 54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我国的苏木吉林湖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左下图)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右下图),完成各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苏木吉林湖(     
A.位于青藏高原B.处于湿润地区
C.湖盆呈漏斗状D.湖面海拔为1180m
2.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邻湖湖水B.大气降水
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
3.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淡水湖泊,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④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12-07更新 | 494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地理试题

5 . 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下左图)。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一条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如下左图),这也是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原料丰富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
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
2.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3.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2022-01-16更新 | 317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南省名校2018届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勒拿河发源于东南西伯利亚沿贝加尔湖西岸的大山之中,流入北冰洋,河口三角洲湿地广阔,为野生动物保护区。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一涅留恩格里一雅库茨克一季克西港线是我国大连到北冰洋季克西港陆河联运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矿产资源丰富,且可以利用勒拿河实现陆河联运,前景广阔。

(1)说明勒拿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对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
(2)分析大连到季克西港陆河联运在图示路段可能面临的困难。
(3)简述实现大连到季克西港陆河联运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023-01-22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15千米,最宽处约75千米。瓦罕走廊属于高寒山区,地势复杂,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每年除6、7、8三个月外,均为大雪封山期。下图示意瓦罕走廊地理位置及景观。



(1)指出瓦罕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推测瓦罕走廊形成的地质过程。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方面,分析气候变暖短期内对瓦罕走廊的有利影响。
2021-11-01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吉林·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2020-04-21更新 | 56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索科特拉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该岛拥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动植物物种, 该岛37%的植物、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娲牛都是其所独有的。下左图为索科特拉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的独特植物,其树冠茂密,形似雨伞(如下右图所示),叶片为蜡质。该树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带,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龙血树受到损伤时,会流出红色的树脂, 可用于提炼名贵中药——血竭。

材料三野生龙血树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数量锐减,成片的野生龙血树只在海南昌江、三亚保存。



(1)分析索科特拉岛独有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结合龙血树的生存环境和形态特征,分析其对索科特拉岛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3)试推测近年来我国野生龙血树数量锐减的原因。
(4)简述保护野生龙血树的具体措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植被、沙源和风力等对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概括灌丛沙丘植被的生态特性。
(2)以柽柳灌丛沙丘为例,简述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3)说明灌丛沙丘对减轻荒漠化的意义。
(4)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新疆塔中地区不少光伏电站建造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工业治沙方式。请你为塔中地区光伏治沙的可行性提出理论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