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1 道试题

1 . 多米尼加是中美洲的一个岛国,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美)相望,首都圣多明各。下图为多米尼加地形图及西部城市希马尼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多米尼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国地势起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B.该国降水丰富,夏秋常受飓风袭击
C.该国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震、海啸多发D.该国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
2.希马尼附近的主要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多米尼加是世界上重要的香蕉生产国,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农业技术先进B.香蕉为生活主食
C.美国市场需求量大D.气候高温多雨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019-08-23更新 | 1093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A.11~12月B.7~8月
C.4~5月D.1~2月
2017-11-18更新 | 1983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2020-07-07更新 | 888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下图中的湖泊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巴尔喀什湖,以东咸西淡闻名世界近年来该湖的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终年干旱——深居内陆B.终年湿热——受赤道低压影响
C.终年寒冷——位于极地D.终年温和——受盛行西风影响
2.造成近几年巴尔喀什湖水域面积呈波动减小趋势的主要人为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B.人口增加,围湖造田
C.冶金发展,湖水消耗大D.水利建设,灌溉量增多
3.下列改善图示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合理的是
A.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用水量B.大规模抽取地下水,扩大淡水来源
C.大规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D.人工融化高山冰雪,增加河流水量

6 . 霜是指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冷却至0℃以下凝结而成。无霜期是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长越有利。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
C.大陆轮廓D.纬度位置
2.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A.终年盛行干热风B.位于西风迎风坡
C.常年受寒流影响D.气温日较差较大
3.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有机农业B.循环农业
C.立体农业D.生态农业
2020-05-29更新 | 98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7 .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大),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少。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C.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2.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光照强B.温差大C.天气炎热D.多大风天气
3.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B.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D.延长绿色覆盖的时间,减轻表层土壤盐碱化
2023-04-16更新 | 19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

8 . 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该地石灰岩峰丛广布,连片的原始森林长在石山上,因生存环境不同,山脚洼地和山顶的树木形态差异较大。(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峰丛主要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溶蚀→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流水侵蚀D.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流水溶蚀
2.与山脚洼地相比,山顶附近的树木(     
A.叶片更硕大B.较粗壮、高大C.根系更发达D.较矮小、纤细

9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
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
楠竹林5212402.08312
灌木林7317567.79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
2019-11-21更新 | 124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三联考文科地理试题
19-20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科幻冒险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月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

(1)指出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的地质年代及距今时间。
(2)说明人们研究这种早已灭绝的早期爬行动物的方法。
(3)简析在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的植物及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2021-04-06更新 | 574次组卷 | 11卷引用:1.3 地球的演化过程练习题(中图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