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不足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在这里建起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使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1)说出历史上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推测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 . 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干湿状况,并且是估算生态需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关键因素。区域内的农业水平与气温、土壤、降水等因素息息相关。下图示意东欧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自然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草原带--落叶林带B.落叶林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C.针叶林带--落叶林带--草原带D.草原带--针叶林带--落叶林带
2.影响该区域表层土壤深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距海远近②地形③气候④有机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图中a线所表示的最可能是(     
A.冻土深度B.地下水位C.土壤盐分D.植被密度
2021-12-24更新 | 56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全国2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甲岛屿位置图,右图为拍摄者在该岛某处近距离下蹲拍摄的树木景观图。岛上的土著人生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为了寻找食物,他们不停地迁徙,不得不乘坐简陋的独木舟出行,但无论昼夜他们都保留着火种(甚至在独木舟里)。



(1)图中海峡是世界最曲折的海峡,试简述其成因。
(2)指出该岛上树木的形态特点,并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分析原因。
(3)分析岛上的土著人始终保留着火种的原因。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4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5 . 广东韶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该地区某些山体四周为陡崖,特殊的地貌造就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下图为某山体植被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山体顶部植被呈环状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海拔C.降水D.土壤
2.下列条件有助于顶部植被环状分布的是
A.面积狭小B.坡度大C.人类活动少D.海拔高
3.对崖壁植被物种影响最大的植被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019-04-15更新 | 1350次组卷 | 5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练习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距今20~200万年前,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和气候变化,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如图示意青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断层陷落改变了区域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形成的影响。
(2)青海湖成湖初期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周围山地隆起和气候变化后青海湖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依据近年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推测未来青海湖湖水面积的变化。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拉维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与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长短,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2021-12-16更新 | 729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8 . 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海拔1200米处,北高南低。这里雪期长达7个月,每年冬季,蓬松的新雪在屋顶和物品上堆积,形成了深达2米的积雪,景观奇特,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下图示意“双峰林场位置及冬季雪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双峰林场积雪深厚的主要原因有
①位于山地背风坡,风速小          
②位于冬季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④靠近河流,水汽充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近年来,人们发现双峰林场北部的房屋积雪比之前薄,原因可能是
A.蒙古高压变弱B.全球气候变暖
C.周边森林破坏D.大气污染加剧
9 . 某研究小组在对我国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和相关信息(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吉林B.宁夏C.浙江D.海南
2.该山自然带中生物资源种类可能最丰富的地带是
A.ⅠB.ⅡC.ⅢD.Ⅳ
3.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
A.气温低和风速大B.降水少和坡度缓
C.光照强和土层薄D.肥力高和温差大
2020-02-11更新 | 93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左图)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右图)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绿桥”上面一般会种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是          
A.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B.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
C.绿化美化“绿桥”景观D.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
2.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2020-02-14更新 | 92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届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