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列小题。

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A.地形平坦B.地下水丰富
C.降水稀少D.土壤肥沃
2.上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
A.西藏地区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2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米每十年向北迁移了11千米: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了15.4千米,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     
A.年均温降低B.蒸发量减少C.自然灾害减少D.土地开发利用
2.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A.热量变化大于水分变化B.水分变化大于热量变化
C.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D.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
2023-02-05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距海洋近,以荒漠为主,但内流区域狭小,多外流河。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冰川国家公园的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河中生物很少。阿根廷是“一带一路”延伸拉美的重要支点,我国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的最大能源项目孔拉水电站,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建设的最大电力项目。该水电站建成后,将每年为阿根廷节省ll亿美元燃油进口支出,这对每年要支出80亿美元购买能源且外汇短缺的阿根廷而言十分重要。下图示意巴塔哥尼亚荒漠位置和孔拉水电站及其附近等高线。

(1)分析以荒漠为主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外流区域广布的原因。
(2)分析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
(3)LB水电站与CC水电站的坝址相距较远,说明这种设计方式对保证发电量的作用。
(4)简述孔拉水电站的建设对保障阿根廷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2)分析每年4一10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源地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描述金沙江跨越100°E流向发生的变化,并推测影响流向变化的主要原因。
(2)说明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2021-01-16更新 | 51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0-2021学年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地理试题

6 .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哈尼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1 000~1 300米的坡地上,以种植水稻为主。从山顶到山脚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垂直景观结构,构成了良好的梯田生态系统,其中,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水库。下图为元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相符的是
A.①地适合建村寨B.②地分布原始森林
C.③地欣赏积雪冰川D.④地适合建梯田的观景平台
2.关于梯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阳梯田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较差B.河流显著调节了当地的气温年较差
C.森林是维持梯田生态系统的关键D.村寨在梯田上方有利于地下径流形成

7 . 与果树传统栽培讲求“根深叶茂”不同、根域限制利用不透水的厚塑料膜将果树根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提高果实品质。我国甲、乙两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在露天根域限制裁培某类果树时方式有所不同(下图),且甲地冬季还需在沟槽中加盖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山区果树种植采用根域限制裁培的主要目的是
A.保水保土B.节约土地
C.抵御冻害D.保湿淋盐
2.与甲地相比,乙地
A.夏季光照较长B.夏季降水较少
C.冬季风力较强D.冬季气温较高
3.据图推测,该果树的生长习性为
A.喜温、耐涝、耐盐碱B.耐旱、忌湿、不耐寒
C.喜湿、怕涝、不耐寒D.喜阳、怕寒、耐贫瘠

8 .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   ②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③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   ④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醉汉树景观图”。



(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
(3)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4)阐述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

10 . 长江干流在不同的河段名称各异,上游的金沙江属于山河相间的横断山区,起于玉树,止于宜宾,流经青藏、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因江水中沙土含“金”而得名。金沙江畔的巧家县,早期经历过喜马拉雅地质运动,位于云贵低纬高原,地处地势相对平缓且开敞宽阔的“U”型河谷,所产“沙金”在金沙江中多且闻名。这里年均气温21.0℃,年均降水量822.7毫米,多年蒸发量达2529.3毫米,日照率65%~80%。上世纪80、90年代,金价上涨,非法淘金船猛增,曾使河流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以下不属于金沙江畔巧家县“沙金”丰富的原因是(     
A.地处西南地区断裂带位置
B.强烈的溯源侵蚀使矿石不断冲击、沉淀
C.比降相对较小的河谷地形,水流缓慢
D.蒸发量大、日照强的气候条件使矿石易风化、崩裂
2.非法淘金船增多给河流及河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鱼类减产②水质下降③航道破坏④堤岸崩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据图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属于金沙江流域某些地区泥石流多发原因之一的是(     
①山高坡陡,河谷地形②全年雨季长③植被矮小④地形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6-21更新 | 1052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三仿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