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历史上,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下图示意梅关古道、大庚岭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庚岭寒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花有“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线分明”的奇景。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直接原因是(     
A.地形条件差异B.降水条件差异C.光照条件差异D.热量条件差异
2.梅关是一座古老的关楼,位于梅岭之巅,是岭北与岭南分界线,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关口两侧分别留影。关楼留影效果最佳是在(     )
A.元宵节中午,北侧B.劳动节日出,北侧C.清明节傍晚,南侧D.端午节日落,南侧
3.梅关古道现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造成这一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B.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C.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D.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

2 .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
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
2018-09-30更新 | 152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年9月浙江省绍兴市高考选考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019-08-23更新 | 1093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A.11~12月B.7~8月
C.4~5月D.1~2月
2017-11-18更新 | 1983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通常人们会在地坑院院心挖一深4~6米、直径1米的深井,以蓄积雨水。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
A.美化环境B.夏季遮荫
C.安全警示D.保持水土
2.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是困扰住户的难题,原因是
A.窑洞雨水下渗B.院心天井积水
C.窑洞内气温过高D.窑洞内外温差大
3.大量地坑院遭废弃或填埋,原因最可能是
A.建筑技术进步B.缓解耕地紧缺
C.交通用地不足D.生活条件改善

6 .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2020-07-07更新 | 889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0℃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

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其多年冻结层之下有常年存在液态地下水。



(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
(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
(3)判断河谷平原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水的直接补给源(雨水、河水或冰雪融水),并说明判断依据。
(4)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
2019-11-02更新 | 104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下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



(1)天山北坡的云杉针叶林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试说明理由。
(2)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3)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请分析原因。
2023-02-04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文综合地理试题

9 .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大),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少。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C.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2.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光照强B.温差大C.天气炎热D.多大风天气
3.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B.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D.延长绿色覆盖的时间,减轻表层土壤盐碱化
2023-04-16更新 | 19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位于____游;B位于____游;C位于____游。
(2)该河位于____半球,判断理由____
(3)在A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B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____
(4)如果B河段处高原地区,该区聚落的分布规律是____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____处。理由____
(6)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