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8 道试题

1 .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   )
A.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B.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C.位于火山的脚下,土壤肥沃D.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
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
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
楠竹林5212402.08312
灌木林7317567.79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
2019-11-21更新 | 124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澧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4-13更新 | 366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黑龙江--阿穆尔河是流经中国东北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它有两处源头--北源和南源,南北两源在中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合后称黑龙江,东流至俄罗斯境内称阿穆尔河,最终注入鄂霍次克海。黑龙江“观开江”是难得的旅游体验。2018年4月11日,黑龙江省水利厅官方网宣布,黑龙江全线开江。开江分为“文开江”和“武开江”,“文开江”就是江面的冰慢慢融开,水面逐渐开阔,冰面逐渐向两岸收缩直至慢慢消失;而“武开江”则十分壮观,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间无数冰块顺江直下,称为“冰排” ,咆哮的江水夹带着冰排,前呼后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大的冰块撞在一起,形成冰山,冰块在江水中上下翻滚,场面轰轰烈烈。随着冰面解冻,憋屈了四、五个月的鱼儿也都被唤醒而“鱼贯而出”,这些鱼儿称为“开江鱼”,鱼儿肉质非常紧密、不肥不烂,鱼肉异常鲜美,与其他时节的鱼或海鱼有很大区别。“开江鱼”的产量小,纯正的“开江鱼”价格不菲,有的几乎卖到“天价”。



(1)分析形成“武开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说明黑龙江-阿穆尔河“开江鱼”肉质异常鲜美的理由。
(3)“开江鱼”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5 .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填入a、b、c三个方框内,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6 . 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
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
2.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
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
3.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
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
10-11高三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②B.①
C.③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2019-10-03更新 | 88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届湖南省浏阳、醴陵、攸县三校高三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堪察加半岛(大约在50°N~62°N之间)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岛上活火山群广布,但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植物生长,有约800多种植物,不同植物从山间谷地一直分布到海边。白桦、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林主要生长在山谷中,而白杨、柳树林等落叶林多分布在河边的冲积土壤上,灌木丛、苔原分布广泛以至到达宽50千米的辽阔的沿海湿地。就南北而言,堪察加半岛的中南部地区是森林植被,广布着各种林木,北部地区则以苔原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堪察加半岛上的针叶林多分布于山谷中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水热较好B.坡度小,立地稳固
C.风速较小,不易倒伏D.日照较长,光照充足
2.与中南部地区相比,堪察加半岛北部地区(     
A.动物物种更加多样B.土壤有机质更丰富
C.植物根系更加发达D.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2020-12-09更新 | 68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某年8月,我国西北一处无人为干扰的戈壁天气晴好。下图示意该月连续两日当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土壤逆湿现象发生的主要时段是
A.1~6时B.6~12时C.12~18时D.18~24时
2.导致10cm深度土壤湿度变化的水分来源于
A.凝结水B.河流水C.生物水D.地下水
3.80cm深度的土壤湿度在48小时内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蒸发减弱B.气温日较差变小C.下渗累积D.蒸腾减弱
2019-12-07更新 | 1250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区域,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为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在斯瓦尔巴群岛对表层海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划区采样的方式掌握不同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性总固体量、溶解氧等海水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该地区海水盐度较低,其中中部海峡盐度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是指单位质量海水里含有的溶解性固体的总质量,既包含溶解盐类,也包含其他有机物质。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该区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



(1)简述中部海峡盐度低的原因。
(2)说明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不呈正相关的原因。
(3)指出“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4)气候变暖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测气候变暖对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溶解性总固体量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0-05-12更新 | 71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