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5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植被稀疏D.叶面宽大
2022-0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静湿热的海域中生长的鞭毛藻在受到外界扰动时,会像萤火虫一解释放出生物光。在漆黑的夜晚,点点荧光犹如蓝色星河坠入人间,形成“荧光海”景观。鞭毛藻的生长对阳光、营养和水质的要求很高。B岛气候湿热,人口稀疏,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观赏岛上难得一见的美景“荧光海”,观光者需要划船穿过茂密的红树林方可到达观赏区。下图示意B岛的地理位置。



(1)分析B岛“荧光海”形成的有利条件。
(2)说明B岛气候湿热的原因。
(3)根据天文和气候条件,某游客计划在2020年2月25日(农历二月初三)晚上前往该岛观赏“荧光海”,请说明理由。
日期2月23日2月24日2月25日
气温状况21-25°C21-26°C22-26°C
阴晴状况晴,夜间有小雨
2021-01-17更新 | 52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三次(12月)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0℃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

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其多年冻结层之下有常年存在液态地下水。



(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
(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
(3)判断河谷平原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水的直接补给源(雨水、河水或冰雪融水),并说明判断依据。
(4)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

4 .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河流流量变化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降水B.温度C.L湖泊的水量D.地下水
2.依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湖泊为淡水湖
B.该地“白风暴”中的盐类主要来自大西洋水汽溶解的盐类
C.图示地区岩石的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D.湖面缩减露出湖底所含的盐分是“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之一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活动层,是指覆盖于多年冻土冻结层之上的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研究表明,泛北极地区积雪对冻土活动层厚度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即积雪一方面会增加其厚度,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其厚度。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泛北极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其封存的有机碳被释放出来,旱生植物增加。下图示意2017年泛北极地区冻土活动层的厚度空间分布,其纬度地带性差异明显。


(1)描述2017年泛北极地区冻土活动层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泛北极地区积雪对冻土活动层厚度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对其原因进行合理解释。
(3)从土壤和气候角度,说明冻土退化导致北极地区旱生植物增加的原因
2021-12-12更新 | 629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综合能力测试(二)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2.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3.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的是(     
A.实现河流梯级开发B.实现土地生态环境恢复
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D.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7 . 秦直道(下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宽度为20~60米。修筑过程中,工匠将黄土粉碎、焚烧,加入盐碱,并反复碾压夯实路基。明代之后秦直道几近废置,但路面上却少有杂草。2017年11月全线通车的包茂高速,在图示路段与秦直道大致并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直道未沿直线修建主要是为了
A.避免河谷切割B.获得开阔视野
C.临近粮草产区D.降低工程造价
2.秦直道路面少有杂草的主要原因是
A.军民定期维护B.土壤紧实缺水
C.沿线降水稀少D.风沙活动频繁
3.包茂高速图示段不在秦直道基础上修建,主要是由于秦直道
A.沿线地势起伏大B.自然灾害多发
C.沿途聚落数量少D.线路长度太长

8 . 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该地石灰岩峰丛广布,连片的原始森林长在石山上,因生存环境不同,山脚洼地和山顶的树木形态差异较大。(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峰丛主要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溶蚀→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流水侵蚀D.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流水溶蚀
2.与山脚洼地相比,山顶附近的树木(     
A.叶片更硕大B.较粗壮、高大C.根系更发达D.较矮小、纤细

9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
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
楠竹林5212402.08312
灌木林7317567.79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
2019-11-21更新 | 124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调研考后暨期末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10 . 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
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
2.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
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
3.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
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