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这些苔藓植物可吸收和储存养分,分泌有机酸,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

材料二 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图”。



(1)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
(2)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2-11-07更新 | 810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2 .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河流全长3688千米,干流总落差256米。

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阶梯开发为重点,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图A为伏尔加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B为a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比较甲、乙水库主要功能的差异。
(2)分析伏尔加格勒以下河段流量减少的原因。
(3)说明该河下游流量减少对河口附近湖岸地貌的有利影响。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州某中学小明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终于来到久负盛名的蒋巷村。40年前,这里是“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穷乡僻壤。依托“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理念,现在的蒋巷村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走进蒋巷村,便看到村舍整齐,绿树成荫,还有骆驿不绝的游客,在热闹的商店里购买着各种土特产。下图a是蒋巷村的位置图,图b是蒋巷村生态农业模式图。



(1)解释蒋巷村曾经“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自然原因。
(2)结合b图简述蒋巷村生态农业的优点。
(3)蒋巷村大米加工厂的产品主要以高端小袋包装米为主,请分析其原因。
2022-10-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带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2-10-17更新 | 561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某年秋末,我国南方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同一种槲树在甲区域的树叶较乙区域明显要“红艳”,而且落叶较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区域的槲树生长有别于乙区域,因为甲区域(     
A.东北部有高地阻挡冷空气B.比乙区海拔高光照条件好
C.比乙区坡度缓土壤更肥沃D.比乙区更宽阔通风条件好
2.图示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40米B.60米C.70米D.80米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钦查群岛主要由3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寸草不生,主要的“居民”是海鸟,附近流传有“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说法。海鸟在群岛上定居了数百万年,留下厚达45米的粪便层,散发的恶臭让人难以接近。在发明化肥之前,19世纪40年代,欧洲人用这里的鸟粪作肥料,农作物的产出提高了至少3倍,缓解了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粮食危机。从那时起,秘鲁雇佣契约华工挖鸟粪,在40年的时间里,出口了1300万吨鸟粪,那是秘鲁经济快速增长的“鸟粪时代”。但到19世纪后期,鸟粪出口出现衰败现象。下图为钦查群岛位置示意图。



(1)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道理。
(2)说明秘鲁钦查群岛鸟粪积累较厚的原因。
(3)分析19世纪40年代以后,促使秘鲁大量出口鸟粪的条件。

7 . 2020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经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雪量少B.紫外线强C.风力强劲D.气温太低
3.“西瓜雪”的出现会导致当地(     
A.地面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B.太阳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C.大气逆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D.大气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2022-02-23更新 | 2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8 . 地表蒸散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及农作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下图为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季节分配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林地地表蒸散低于草地的主要原因是(     
A.林地海拔低于草地B.林地温度低于草地
C.林地降水少于草地D.林地风速大于草地
2.影响该流域内8月草地地表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坡向C.天气D.风速
3.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祁连山各流域地表蒸散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该数据最可能用于(     
A.获取各流域内气象监测预报详实资料B.提取各流域内土壤肥力的变化数据
C.掌握各流域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动态D.摸清各流域内水循环的动态变化状况
2022-02-15更新 | 62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黄河干流河南段局部图,图中湿地公园是大天鹅越冬栖息地,大天鹅喜欢在离岸20米-90米范围的水域夜栖,取食方式是脖子伸到水下啄食植物根部。为保持大天鹅自主觅食的能力,一般不人工投食,但冬季特别寒冷时期需要人工投食。

橙子村水资源极度贫乏,2015年前,全村用水的65%以上来自地下水。2015年以后,全村一半人口喝上了来自长江流域的水。



(1)根据材料,分析大天鹅对越冬地环境的基本要求。
(2)根据大天鹅的生活习性,指出冬季特别寒冷时期需要为大天鹅人工投食的原因。
(3)简述图中调水工程建成后对橙子村水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10 . 研究发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可以改变局部的微气象条件,使其周围土壤中营养元素、植物组成、植物生物量等发生变化,灌丛成为动物栖息地,导致土壤有机质如图3分布,进而又影响灌丛下植被生长,该现象称为灌丛“肥岛效应”。下图为某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及周围土壤有机质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灌丛所形成的微气象条件,与“肥岛效应”的发生关联性最小的是(     
A.降低风速B.截留雨水C.提供遮荫D.减小温差
2.下列植物结构形态中,“肥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枝条稠密,伞形树冠B.根系发达,锥形树冠
C.树干高大,旗形树冠D.针状叶片,疏散树冠
2021-11-01更新 | 4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半期调研测试卷(康德卷)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