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位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植被以丛生的草甸、苔藓为主。在北半球冬季,其附近海域形成阿留申低压,它的强度和位置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下图是阿留申群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阿留申群岛上草甸、苔藓丛生,几乎无树木分布,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气温低,树木无法正常生长B.西风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
C.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D.熔岩广布,不利于树木生长
2.若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对我国冬季的影响可能有(     
A.西北季风风力更加强劲B.东北地区暴雪频率上升
C.华北地区出现暖冬现象D.东南地区寒潮影响更大
2020-12-16更新 | 1298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
2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高加索地区由大致呈现西北-东南向的大高加索山脉、科尔基斯和库拉河低地,小高加索山脉以及亚美尼亚高原组成。大高加索北侧叫前(或北)高加索地区,山脉南侧叫外高加索地区。巴库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意为"风城",四季多风,秋季尤甚。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内力作用对该地区山脉走向的影响过程。
(2)从走向的角度分析高加索山脉对中部低地区域气候的影响。
(3)请说明巴库秋季多风的原因。
2020-12-07更新 | 42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差异明显、河湖水系众多,对铁路沙害的物质来源及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发现,青藏铁路沿线沙害物质来源丰富,在空间上沙害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沱沱河、通天河、扎加藏布、错那湖等河谷、湖盆路段;在时间上集中出现在冬春季,并且风向以偏西风为主,铁路西侧沙害比东侧严重。目前青藏铁路沙害路段防治措施以工程措施为主,随着时间推移,防治沙害效果逐渐降低。下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水系平面图。



(1)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对沿线沙害的影响。
(2)说明柴达木盆地至拉萨段铁路西侧沙害比东侧严重的原因。
(3)分析铁路沙害防治效果不断降低的原因。
2020-12-07更新 | 77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
4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中国和瑞士建交70周年。瑞士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境内山地众多,全国平均海拔1350米。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横亘于瑞士南部,成为欧洲重要的热量界线,也成为瑞士发展经济的一座“金山”。下图为阿尔卑斯山脉位置示意图。



(1)简述阿尔卑斯山脉的成因。
(2)说明阿尔卑斯山脉对瑞士气候的影响。
(3)指出瑞士利用阿尔卑斯山脉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2020-12-07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

5 . 程阳永济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924年建成,是用木材在石墩上搭建的楼阁式建筑。集廊、亭、塔三者于一身的程阳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图为程阳桥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描述符合当地环境特点的是(       
A.山高谷深B.稻香四溢C.雨林茂密D.河网密布
2.桥亭、桥廊和桥塔的主要作用是(       
①物资中转 ②纳凉避雨 ③稳固桥体 ④防洪拦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0-12-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滨海多沼泽和沙丘。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及赛赛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莫桑比克规划在南部地区种植3万公顷甘蔗用于乙醇生产,加上其他能源较大的开发潜力,使之成为非洲能源可开发量储备大国。

材料三:林波波河下游赛赛市附近的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规模水稻项目,该项目集水稻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规划开发2万公顷可耕种土地。

(1)林波波河河口南段海岸附近分布有大面积沙丘,试说明其形成过程。
(2)简析莫桑比克清洁能源开发的自然条件。
(3)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农业园水稻生产的影响。
2020-11-22更新 | 576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地理试题

7 . 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下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 )
A.针叶林、高山苔原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C.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
2.图中海拔1800- - 2000米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状生长,其生长的环境可能是( )
A.干旱、寒冷、大风B.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
C.光照强、贫瘠土壤、大风D.寒冷、贫瘠土壤、大风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位于地中海与撒哈拉沙漠之间,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脉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使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



(1)说明阿特拉斯山脉隆起对区域气候差异的影响。
(2)说明阿特拉斯山脉西北侧气候对当地硬叶低矮灌木群落形成的影响。
2020-10-18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中南部地区,平均海拔约2100米。盆地内年平均降水量120~300毫米,浅水湖面年平均蒸发量大于750毫米。地质历史时期由于造山运动形成盆地,盆地内发育河流R(现为时令河),R河向东通过垭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气候转暖期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下图示意大分水岭盆地及周边地形图。


(1)简述冰川消融期造成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内、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沙丘广泛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的作用。
(3)大分水岭盆地自封闭以来,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请说明这些盐类物质的富集过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尔扈特汗国是历史上土尔扈特部落在伏尔加河流域建立的一个部落国家。明末清初之际,土尔扈特部游牧于新疆、青海一带,受土地和战争的影响,1628年开始西迁,至1630年,抵达伏尔加河流域后建立土尔扈特汗国,而该地原住居民早已迁走。1771年土尔扈特又举国东迁,重新返回新疆定居。

材料二:土尔扈特汗国位置简图。

(1)土尔扈特汗国建立后的支柱产业是     ,推测当时该支柱产业的生产特征。
(2)土尔扈特部西迁途中曾遭雪灾,判断发生季节并说明对西迁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土尔扈特部在伏尔加河流域建国的优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