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科特拉岛被称为与世隔绝的“地球上的外星世界”。它原本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在1800万年前,这里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地壳运动,岛屿与非洲大陆分离,从此孤悬海外。来到岛上,简直就像到了另一个星球,一些奇怪的植物和动物见所未见。岛上生存的动植物很多是特有的。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植物。岛上遍布干燥砾石,龙血树却长得枝繁叶茂。下图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和龙血树照片。



(1)结合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推测龙血树叶片和根系的显著特点。
(2)分析索科特拉岛多特有物种的原因。
2020-04-1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独山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矮曲林是指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中国矮曲林总体分为寒温性矮曲林和常绿苔藓矮曲林两类。下图示意中国矮曲林分布。


(1)描述我国矮曲林的分布特征。
(2)列举林线上限附近树木生长低矮的原因。
(3)从内、外力两个角度,分析长白山山顶岳桦矮曲林植被扭曲生长的原因。
(4)简述保护山地矮曲林的生态意义。
2020-03-29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个生物基因库,瓦式雅罗鱼唯一的栖地和众多鸟类的天堂,是北方地区的天然气候屏障,有着多元化的综合地貌及生态景观,达里诺尔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暖干化现象明显,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增强。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区实行牧区草原承包制后,使牧区生产力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快了草原农牧业的发展,但是对草原生态产生了比正常轮牧更为严重的负面效应,下图为达里诺尔区域图。

(1)判断达里诺尔流域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达里诺尔地区成为鸟类天堂的原因。
(3)说明达里诺尔湖泊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分析牧区草原实行承包制后草原生态问题比正常轮牧更为严重的原因。
2018-03-02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地发展趋势对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5 . 读热带雨林破坏而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与代表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温室效应加剧B.②—海平面上升
C.③—两极冰川融化D.④—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2.图示系列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区域性C.整体性D.持续性
6 . 读我国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荒漠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2.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山麓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少于250mm,山麓基带为半荒漠带,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
C.特殊性D.地域性

7 .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
8 .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水流量减少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2-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
9 .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贵州省总日照时数为46.1小时,较常年偏少117小时;平均气温为4.2℃,较常年偏低2.2℃。该材料叙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是(     
A.土壤B.气候C.岩石D.地形

10 .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C.先北移后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
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00年前极地冰盖面积最小B.宋代到时期亚洲象分布最广
C.明代时期全球最温暖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最多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