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处。其坝上高原(俗称“坝上”)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区,以生产无公害错季蔬菜为主。坝上高原平均海拔为1200-1400m,年平均气温为1C-2C,无霜期有90-120天,年降水量为400mm左右,年日照时数在2700-3100小时,年平均风速在4m/s以上。

材料二: 滑雪的适宜温度是-10C--15C,如温度过低,雪质过硬,则不利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2022 年2月4日一20日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张家口市将和北京市延庆区主办冬奥会所有的雪上项目。

(1)张家口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带。简述张家口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还有哪些过渡性特征。
(2)指出坝上高原发展蔬菜生产的最佳季节,并分析该地发展蔬菜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3)有人认为降雪量更大的哈尔滨更适合和北京共同申办奥运会滑雪项目,但小明同学却提出了质疑,试为小明同学提供论据。

2 . 输沙量能够直观地反映一段时间内某方向输沙的多少。青海荒漠化研究人员为研究青海湖东岸沙地风沙活动,根据2013~2014年和2016~2017年的输沙量数据,绘制了输沙量玫瑰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的起沙风方向主要为偏西风
B.乙图所示的起沙风方向主要为偏东风
C.乙比甲的起沙风方向发生明显变化
D.乙比甲的实际输沙量减少约为210kg
2.该地2016~2017年较2013~2014年输沙量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风力作用减弱 ②风向频率变化较大 ③植被覆盖度增加 ④周边沙源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4-25更新 | 377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带雨林是一个很小且分散的生物群系,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下图所示群岛有大小岛屿1 100多个,所有岛屿上都是崎岖的山地,岛与岛之间形成深海峡,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岛上的土壤为海相化石、砂砾、石灰岩和黏土。旅游业、林业和渔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

(1)简析该群岛的气候特点。
(2)分析该群岛温带雨林分布广的原因。
(3)简析该群岛所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019-02-11更新 | 45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法罗群岛为欧洲北大西洋的火山群岛,地势高耸崎岖.1月平均气温3.4℃7月为10.3℃,年均降水量1168毫米,雨日多达200多天,仅见少量人工种植的树木。耕地少,仅种植马铃薯等蔬菜、羊饲草,渔业资源丰富,鱼产品和部分羊肉能自给,风景优美,旅游业发达。

下图为法罗群岛区域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岛上天然树木少见的自然原因是
A.年均温低B.降水过多C.日照偏少D.风力强劲
2.游客品尝的美食中,主要食材不可能产自当地的是
A.羊肉料理B.香辣米面C.风味鱼干D.波纹薯条
3.当地能源短缺,最适合开发的能源是
A.风能B.潮汐能C.太阳能D.水能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略图。


材料二;杏为落叶乔木,地区适应性强,喜光、耐旱、抗寒,在解除自然休眠后,耐寒性显著降低。花期为3-4月,花先于叶开放。在甘肃,杏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极为广泛,种类繁多,但春季风沙天气对杏的危害较大。

材料三;食用杏类果实大形,肥厚多汁,甜酸适度,着色鲜艳,主要供生食,也可加工用。加工用杏类果肉厚,糖分多,便于干制。


(1)简述甘肃省杏种类繁多的原因。
(2)简述河西地廊地区春季多风沙的天气原因并说明春季风沙对杏的危害。
(3)从地形角度分别说明与乙、丙两地相比,甲地杏不易遭受冻害的原因。
(4)据材料三推测甘肃省杏产业发展方向的空间差异并说明理由。

6 . 下图中左图是面包树景观,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旱季,在雨季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右图示意某区域Ⅰ~Ⅳ类气候带和Q山分布,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


完成下列各题。

1.面包树在右图中主要分布在气候带
A.ⅠB.ⅡC.ⅢD.Ⅳ
2.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Ⅳ气候带的地带性土壤   
①因植被茂盛多枯枝落叶,有机质含量高
②因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
③因全年微生物分解旺盛,有机质含量低
④因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有机质含量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 . 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
2019-12-14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亚区域主要湖泊分布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材料三:伊塞克湖位于北天山的昆格山和泰尔斯凯山之间的盆地,湖面海拔1600米,水域面积6300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702米,为世界第二大高山湖泊,湖水盐度较高(5.8‰),为高山不冻湖。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里海南北部湖底坡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3)简析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10-11高一下·重庆·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综合性C.整体性D.区域性
2019-04-11更新 | 335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并含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下游地势低洼,年均降水量不足100 mm。

科罗拉多河狂野不羁,每年春末夏初,洪水携裹近亿吨泥沙流入墨西哥境内的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该河被驯服,但下游径流量锐减,三角洲沦为沙漠。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

(1)简析科罗拉多河狂野不羁的原因。
(2)推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3)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水量锐减对三角洲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