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77 道试题

1 . 始建于百余年前的某城市位于9°N,下图示意该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描述符合该城市特点的是(     
①炎热草都②热带春城③富氧大都④温润山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C.海拔较高D.土壤肥沃
3.20世纪伊始,该市引进生长较快的桉树并广为栽种,其目的是为了(     
A.获取生产资料B.增补地表水源C.缓解热岛效应D.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3-01-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南极洲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土壤发育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区植物以苔藓、地衣等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辐射强②风力大③沿海多暖流④纬度高,气温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2500万年前,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裂谷,经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厚达8000米。目前该裂谷带仍然活跃,湖区向周边扩展,地震频繁。四周大小336条河流汇入湖泊,受气候影响,湖水水位年内变化如右图所示。湖中动植物近2000种,其中四分之三为贝加尔湖所独有。左图示意贝加尔湖的位置。



(l)推测贝加尔湖湖底深厚沉积物的来源。
(2)描述贝加尔湖水位年内变化特点,说明其最低水位形成的原因。
(3)简述贝加尔湖生物种类丰富且独特的原因。
2020-05-19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八校(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等)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近年来,在阿拉斯加北部洼地地带,一些浅根系树木倾倒,成为“醉树”,这些“醉树”易被淹死,使顺河漂入海洋的漂流木增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醉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为开发,土壤破坏B.气候变暖,冻土消融
C.海水入侵,洪涝加剧D.暖流增强,降水增加
2.阿拉斯加“醉树"增多的同时
A.植被覆盖率降低B.野生动物栖息范围缩小
C.粮食大幅度增产D.原住居民燃料来源增多
2020-09-30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
5 . 船型屋是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种民居形式(如下图)。该民居的营造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A.海南岛B.辽东丘陵
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
2.该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A.炎热潮湿B.高寒缺氧C.地表崎岖D.多滑坡泥石流
3.船形屋采用下空结构可
A.防寒、防冻土B.防雨、防水淹C.防风、滑坡D.防潮、防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33°N,98°E-12.88.7561.4<0.2
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2.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
2019-01-30更新 | 169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四川卷)
7 . 下图为我国青海湖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B.乙处受挤压形成背斜
C.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D.湖盆因断裂陷落形成
2.青海湖特产湟鱼生长极慢,有“十年长一斤”之说,是因为该湖泊
A.物种丰富饵料多B.流域封闭少天敌
C.水温低冰期长D.径流汇入盐度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鸟类在陆地上有许多天敌,远离大陆的海岛往往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钦查群岛常年干旱无雨,寸草不生。长久以来在群岛上定居了数百万年的海鸟,留下了厚达45米的粪便层。19世纪40年代,在发明化肥之前,欧洲人用这里的鸟粪作肥料,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从那时起,秘鲁雇佣华工挖鸟粪,40年里出口了1300万吨鸟粪,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如图为钦查群岛位置示意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秘鲁钦查群岛海鸟众多、鸟粪较厚的原因。
(2)分析19世纪40年代后,促使秘鲁大量出口鸟粪的条件。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流域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下图示意西北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和黑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形。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说明黑河从源头到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黑河流域过度引水灌溉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土是在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茂盛的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历经千百年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广布(如下图),是世界优质葵花籽油出口国。



(1)与格尼切斯克相比,说出卢茨克的气候特征,并指出自然带由A到C更替的影响因素。
(2)结合乌克兰自然地理特征,简析其黑土面积广阔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