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77 道试题

1 . 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始于2016年的拉尼娜现象于2018年上半年结束,随后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显现。下图为“正常年份与拉尼娜年热带太平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环流叙述正确的有(     
A.属于海陆间水循环B.属于大气热力环流
C.是降水分布不均引起的D.是海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2.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     
A.赤道太平洋大气环流减弱B.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
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
2023-01-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选修)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地区之一。马拉开波湖石油、渔业等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开始,委内瑞拉加大湖区石油资源开发与出口,并拓宽、挖深马拉开波湖与委内瑞拉湾相连水道,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伴随石油资源开发,湖区周边城市迅速发展。近些年来,中国加强与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合作,成为委内瑞拉最大的石油投资贸易与进口国之一。

(1)推断马拉开波湖南北盐度差异并阐述理由。
(2)分析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在中国、委内瑞拉两国中,任选其一,说明中、委两国加强石油资源合作对该国的积极影响。
2018-05-10更新 | 7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8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栖息地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成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在亚速海生长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公里。近年来,由于伏尔加河流域开发,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亚速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可通航。平均深度8米,下图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1)分析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
(2)从水温的角度分析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里海中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的具体原因。
(4)简述伏尔加河上水库的修建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1-10-09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暑假针对性考试地理试题(一)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菲尔德斯半岛面积约为40平方千米,作为乔治王岛上最大的无冰区,是进行南极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半岛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3天,地层主要由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菲尔德斯半岛是南极生物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下图为我国某次南极科考土壤样品采样点简图



(1)各采样点的地表均有一层棱角状砾石平铺在土壤的表面,称之为漠境砾冥。请推测漠境砾冥的形成过程。
(2)菲尔德斯半岛上几乎见不到植食性或杂食性鸟类,而全为肉食性鸟类,试分析原因。
(3)有人建议将菲尔德斯半岛建设成为南极旅游的目的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021-02-20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新高考12月调研卷B卷地理试题1

5 .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的形成受地球表面风化物、气候、生物、地形等多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如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燥红土主要分布在热带干热地区。下图示意海南岛土壤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的土壤分布
A.深受季风洋流影响B.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
C.呈明显的环状分布D.与气候类型对应明显
2.推测海南岛水稻土分布区
A.地形平坦,人口密集B.河流落差大,蜿蜒曲折
C.雨热同期,温差较大D.隧道比重大,公路较少
3.海南岛燥红土分布区的植被是
A.热带雨林B.常绿硬叶林C.稀树草原D.常绿阔叶林
2020-06-08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黔南州2019-2020学年高三6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6 . 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梧桐特征可能是(     
A.四季常青B.耐旱、耐瘠薄
C.喜阴、喜湿D.耐盐、耐碱
2.野外实地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分析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筑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因。
(3)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堡礁是总面积达20.7万km2的条带状珊瑚礁石密布的浅水区,多数隐于水下成为暗礁,少量出露水面成为岛礁。珊瑚礁群是由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胶结贝壳等海洋生物形成,珊瑚虫生长对水质要求很高,水域水质必须洁净、透明度高、热量充足。下图示意大堡礁分布区及范围。



(1)简述形成大堡礁的珊瑚虫大量在此生长的有利条件。
(2)分析近年来大堡礁面积不断萎缩的原因。
(3)指出大堡礁沿岸陆地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9 . 科学表明,受环境变化影响,L洋流(下图)可能“销声匿迹”,届时整个西欧地区的气候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L洋流的盛行风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2.L洋流可能“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海洋污染
C.海底火山喷发D.飓风频繁
3.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     
A.暖湿B.暖干
C.冷湿D.冷干
2020-09-19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百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地理试题(新高考)

10 . 花岗岩垂直节理(裂缝)发育,质地坚硬、光滑,是优质建筑材料。位于阿根廷与智利之间的托雷峰海拔3128米,相对高度1227米,是典型的花岗岩巨塔式山峰,在山峰最顶端,有一个高达50米的冰川。托雷峰是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之一,攀登的难度不在于海拔,而在其独特的形状,从任何一个角度攀登,其坡度都在80”以上。



(1)分析图示区域山脉形成前后,甲地区植被发生的变化。
(2)简述登顶托雷峰所面临的困难。
(3)说明塔状尖峰——托雷峰的形成过程。
2020-12-11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题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