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7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冰洋及其沿岸、格陵兰岛及其周围。哈德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浅海湾,该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旗,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的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不得不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哈德孙湾西岸的丘吉尔港在无海冰时期经常有北极熊来此寻找食物,并发生过伤害人类的事情,因此曾经设立过“北极熊监狱”。哈德孙湾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直至来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焦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下图示意哈德孙湾在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分析哈得孙湾开始结冰的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早的原因。
(2)推测纬度较低的哈德孙湾与同纬度其他海域相比,能够生存大量北极熊的原因。
(3)说明气候变暖对生活在哈德孙湾地区北极熊的影响。

2 . 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山西有3000多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更是以“酸、香、甜、绵、醇”享誉国内外。它除了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除煤气、平衡体内酸碱度、助消化等作用。山西陈醋选用优质原料经“蒸、酵、熏、淋、陈”五步酿制,但只有经历“夏伏晒,冬捞冰”过程才能叫做老陈醋。该酿造过程需历经912个月的陈酿期。目前山西地区为扩大市场份额在不断探求新方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推断错误的是(     
A.当地煤炭工业发达,空气中煤气含量大
B.当地水土较“硬”,碱性大
C.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易滋生细菌
D.当地多以杂粮面食为主,较不易消化
2.可采用“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醋工艺是因为山西(     
A.光照时间长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气温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

3 . 下图示意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体现的圈层作用是(     
A.①→②B.②→③C.③→①D.②→④
2022-02-24更新 | 83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向北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河岸形成带状绿洲。历史上克里雅河流域气候冷暖交替,气候转冷时期风沙活动增强,流动沙丘侵占河道。河岸至今保留着羊粪层遗迹和胡杨残根。下图示意克里雅河下游某古河道剖面(38°41'N,81°35'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羊粪层遗迹堆积时期,推测该地(     
A.气候湿润,降水丰沛B.有河流流经,水草丰美
C.沙丘侵袭,风力较强D.森林茂密,物种多样
2.流动沙丘侵占河道,易导致气候转暖之后(     
A.河流改道B.河流断流C.径流量增大D.河谷变窄
3.胡杨残根能保留至今主要是因为当地(     
A.被风沙掩埋B.有河水滋润C.动物较少D.空气干燥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
2022-08-08更新 | 19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
(2)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3)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
2020-05-23更新 | 422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0年高考地理4-5月模拟试题汇编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冰是冰冻圈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受大气热状况控制,并对区域能量和水循环有较大的影响,其时空变化能直接反映气候的变化状况。研究表明,湖冰完全冰结日期和完全解冻日期可以作为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湖冰的冰结、消融主要受气温和风速的影响。图1为我国纳木错湖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纳木错最大湖冰厚度和冰盛期(2-3月)平均气温统计图。纳木错湖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纳木错湖区西部降温明显,但其结冰时间却晚于东部。



(1)简述气温对纳木错湖冰厚度的影响。
(2)分析纳木错西部湖区冬季降温明显但结冰晚的原因。
(3)推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纳木错湖水及湖冰的影响。
2020-06-27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2019-2020年新高考高三6月三轮冲刺地理试题

9 . 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600—5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它是一种喜光,耐寒冷和贫瘠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气候条件是影响藏波罗花的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下图是“青藏高原自然区分布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藏波罗花最有可能广泛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藏波罗花最适合开花的时间是
A.12-2月B.4-5月C.6-7月D.8-10月
3.在藏波罗花集中分布区,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
A.风化作用弱B.生物生产量提高
C.大气降水增多D.土地退化加重
2019-05-22更新 | 623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2019·全国·高考模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位于(   )
A.亚洲B.欧洲
C.非洲D.北美洲
2.最能说明该岛自然植被特征的是(   )
A.冬季落叶,夏季绿叶B.终年常绿,柔软阔叶
C.草类为主,连绵成片D.终年常绿,革质硬叶
3.图示岛屿西部较东部降水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大气环流 ②地形 ③洋流 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19-03-08更新 | 526次组卷 | 3卷引用:试题精编20-高考领航2019大二轮复习地理模拟汇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