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海拔1200米处,北高南低。这里雪期长达7个月,每年冬季,蓬松的新雪在屋顶和物品上堆积,形成了深达2米的积雪,景观奇特,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下图示意“双峰林场位置及冬季雪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双峰林场积雪深厚的主要原因有
①位于山地背风坡,风速小          
②位于冬季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④靠近河流,水汽充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近年来,人们发现双峰林场北部的房屋积雪比之前薄,原因可能是
A.蒙古高压变弱B.全球气候变暖
C.周边森林破坏D.大气污染加剧
2 . 某研究小组在对我国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和相关信息(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吉林B.宁夏C.浙江D.海南
2.该山自然带中生物资源种类可能最丰富的地带是
A.ⅠB.ⅡC.ⅢD.Ⅳ
3.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
A.气温低和风速大B.降水少和坡度缓
C.光照强和土层薄D.肥力高和温差大
2020-02-11更新 | 93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特征(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3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高温多雨且土壤贫瘠
4 . 读植被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中其他类型的植被相比,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说明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
(3)指出甲、乙两类植被的显著区别。
2021-01-01更新 | 59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天山林区季节性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动态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冻结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下降最快
②土壤融化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长最快
③整个图示期间,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低于灌丛
④整个图示期间,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先降后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土壤深冻期,各群落中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低的原因是(     
A.林冠截留雨水,土壤水分条件差B.林冠遮挡作用,土壤光照条件差
C.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养分条件差D.地表积雪厚度小,土壤热量条件差
2020-10-21更新 | 1085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一遍过(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 .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2010·天津河西·一模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植被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区域差异性B.区域整体性
C.区域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2023-03-30更新 | 200次组卷 | 40卷引用:章末检测(三)-2018版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地理(中图版必修1)

8 .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输送的热量随纬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距海洋近,以荒漠为主,但内流区域狭小,多外流河。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冰川国家公园的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河中生物很少。阿根廷是“一带一路”延伸拉美的重要支点,我国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的最大能源项目孔拉水电站,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建设的最大电力项目。该水电站建成后,将每年为阿根廷节省ll亿美元燃油进口支出,这对每年要支出80亿美元购买能源且外汇短缺的阿根廷而言十分重要。下图示意巴塔哥尼亚荒漠位置和孔拉水电站及其附近等高线。

(1)分析以荒漠为主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外流区域广布的原因。
(2)分析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
(3)LB水电站与CC水电站的坝址相距较远,说明这种设计方式对保证发电量的作用。
(4)简述孔拉水电站的建设对保障阿根廷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10 .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风影迁移雨影区的概念)。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2.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负相关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3.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2019-04-24更新 | 1176次组卷 | 24卷引用:单元素养评价 第二章 地球的表面形态(湘教2019版必修一)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