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物种丰富,河流众多。马格达莱纳河(图中R)是哥伦比亚的第一大河,也是该国主要的贸易水道,沿岸地区为重要的农耕区,城镇多,河道多急流浅难。该河手流发育在宽80km的断层谷地中,上游以山地降水为主,1~2月少雨,10~l1月多雨准游洞段含沙量较大。该河水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坝址难选,开发利用率很低,少有补电站T下图示意哥伦比亚地形及河流分布。

(1)简述哥伦比亚河流流向的特征。
(2)推测R河坝址难选的原因。
(3)说明哥伦比亚陆地物种资源丰富的原因。

2 . 某考察团6月份在非洲考察时发现(下左图)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右图),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热带季雨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猴面包树适应了当地怎样的环境变化(     
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节明显D.全年高温多雨

3 . 我国某淡水湖湖区内洲滩广泛发育,植物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下图示意该湖区各月的多年平均植物面积和水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湖区植物面积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湖区光照和湖区降水量B.湖区湿度和流域面积
C.湖区气温和流域降水量D.湖区风力和植物类型
2.近年来该湖区上游修建了大型水库,导致该湖区(     
A.夏季泥沙淤积量减少,植物面积缩小
B.夏季来水量减少,植物面积扩大
C.冬季泥沙淤积量减少,植物面积缩小
D.冬季来水量减少,植物面积扩大
3.该湖区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4 . 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日照以东海域下水,并投放来自挪威的三文鱼苗。该网箱可视水温调整潜水深度,实现了我国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突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     
A.受洋流影响小B.海水温度高C.受海浪影响大D.海水盐度低
2.夏季,深海网箱调节方向和原因分别为(     
A.向上,降低水温B.向上,提升水温C.向下,降低水温D.向下,提升水温
3.与近岸养殖相比,深海养殖的三文鱼品质好,主要原因是深海养殖区(     
A.饵料来源丰富B.海水水质较好C.水域空间广阔D.海水密度较大
2021-01-25更新 | 807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勒拿河发源于西伯利亚中南部,注入北冰洋,流域在53°N~73°N,105°E~130°E之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勒拿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呈现出明显变化趋势。图为勒拿河河口附近某水文站多年观测数据的统计图。

(1)概括勒拿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特点。
(2)推断勒拿河两种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3)分析勒拿河6月多年平均径流增量呈负值的原因。
2021-01-25更新 | 9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距今20~200万年前的成湖初期,气候温和多雨,青海湖是黄河水系中的一大淡水湖泊。至13万年前,在新构造运动下,湖泊东部的日月山等山脉迅速上升隆起,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的内陆湖,并形成尕海、洱海等多个子湖(原为湖泊的一郎分,后分离出来独立成湖,部分还有地下水与母湖相通)。

近年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2018年创近4年来最大值,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内陆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下图为青海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2)从水循环角度,阐述内陆湖泊面积变化的原理。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盐度低,冬季受极地冷空气影响盛行偏北大风,夏季较干燥。亚速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渔业价值很高。下面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



(1)分析亚速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推测近百年来亚速海的盐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主要原因。
2021-01-22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可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²,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

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41302773182
年输沙量(万吨)17710035012905800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
(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021-01-17更新 | 861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兴义万峰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该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与该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B.水文、土壤C.岩石、气候D.岩石、植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