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小明和朋友结伴到某岛旅游,发现了很多地理现象。下图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发现,岛屿①地植被长势不如②地茂盛,主要原因是(     
A.①地的地势低,降水少B.②地的地势高,光照强
C.①地的降水多,气温高D.②地的地势起伏小,土层厚
2.小明发现甲乙两港口同时日落,该日(     
A.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B.北京昼短夜长
C.甲港口正午日影朝向北方D.甲地昼长于乙地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南省昌化江热带沙漠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干草原地区。热带季风气候让海南岛大部分地区湿润多雨,但西部是热带季风无法影响的“盲区”,从而形成了一条狭长的热带沙漠带,沙地金黄,规模不大,沙漠中生长着仙人掌和矮松、灌木丛等抗盐碱、耐干旱植物。该地区1930年约50%为森林,森林下部地质条件特殊,埋藏有古风成沙。在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导向下,海南岛西部沙漠化面积在1975年达到了257平方公里,之后沙漠面积逐渐缩小,沙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海南岛西部已经基本看不到连片的沙漠化土地了,该区成为了海南岛甘蔗的主产区,且甘蔗质量优。图1为海南岛西部风向频率玫瑰图,图2为海南岛水系图。



(1)根据材料分析昌化江热带沙漠的成因。
(2)经过多年的治理,昌化江地区植被恢复,生态变好。说出植被恢复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海南省昌江热带沙漠成为甘蔗主产区的原因。
2021-05-11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模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木库勒地区(下图)在三叠纪末期上升成陆,中新世以后,形成地堑性湖盆,随着地壳的差异性抬升,逐渐分裂成了数个湖面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的湖盆。该区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增强,形成了广布的覆沙层。春末和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能在本区形成一定的降水。区内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北部山地几乎无冰川分布。中部山麓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泉水出露带。



(1)说明南部山地现代冰川分布较广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覆沙层对泉水出露带形成的作用。
(3)分析中新世后地壳抬升对该区湖泊演化的影响。
2021-05-11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类动物,栖息于流速缓慢、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浅滩和沙洲附近,以小型鱼类为食。近年来,受长江航运、工程建设、水质污染、过度及非法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衰减,长江江豚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湖泊中。长江天鹅洲原为长江主河道,由于自然裁弯取直形成了天鹅洲故道(天鹅洲牛轭湖),仅在汛期与长江相通。20世纪90年代早期,天鹅洲故道开始引进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经过30年的迁地保护,该种群从最初引进的5头江豚,发展到目前约80头,是小型濒危鲸类自然迁地保护的首个成功范例。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简图,下表示意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特征随深度变化情况。


沉积年代

沉积物深度

沉积物颗粒

沉积速率

阶段四(1972~2012年)

0~26cm

0.63cm/a

阶段三(1959~1971年)

26~52cm

极细

2.17cm/a

阶段二(1936~1958年)

53~70cm

自下而上,由粗到细

0.77cm/a

阶段一(1916~1935年)

71~85cm

0.74cm/a

(1)根据沉积物特点推断天鹅洲故道完成裁弯取直的大致年份,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析选择天鹅洲故道作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3)随着江豚数量增多,说明天鹅洲故道自然保护区需要注意的问题。

5 . 下图为哥伦比亚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哥伦比亚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A.西部密度小,海拔高、光照充足B.西部密度大,海拔高、气候凉爽
C.东部密度小,海拔低、易涝多灾D.东部密度大,河网密、水运便利
2.哥伦比亚(     
A.甲城市距离首都约1100kmB.乙城市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
C.丙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D.海陆兼备、相对高度大,物种丰富
2021-05-09更新 | 595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干旱少雨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光照不足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7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的遥感参数,指数越高,地表植被覆盖度越高。下图分别示意黄河源区平均生长季NDVI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横坐标为年内日期序号,DAY145表示从1月1日起计算的第14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3年黄河源区可能出现(     
A.河流径流量增大B.风沙活动增加C.土壤解冻提前D.凌汛危害加大
2.黄河源区春季NDVI小于秋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     
A.生物量积累较少B.空气湿度更低
C.土壤未完全解冻D.枯枝落叶较少
2021-04-27更新 | 56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8 . 华先生随朋友出兰州,沿高速公路向西北而行,穿过乌鞘岭隧道群后,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公路在一马平川的大地上延伸。向南远望,披冰戴雪的高山仿佛头戴银盔的将军巍然守卫:近处路边苍黄的土地裸露着,其上少有草皮覆盖,树木更加少,偶尔有几株杨树身形也多瘦弱扭曲。朋友说:我们都叫它们“小老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里提及的“一马平川的大地”和“披冰戴雪的高山”最有可能是(     
A.宁夏平原   贺兰山脉B.河西走廊   祁连山脉
C.南疆绿洲   天山山脉D.渭河平原   秦岭
2.近处路旁的“小老树”反映了该地(     
A.热量不足B.土层稀薄C.气候干旱D.光照不足
2021-04-26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9 . 输沙量差法是计算河流冲淤量的一种方法。冲淤量为正值,代表淤积大于冲刷;负值,代表冲刷大于淤积。下图示意长江口不同水深、不同时间段冲淤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2~2010年,0~-7.5米水深范围,长江口冲淤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植被破坏B.流域内降水减少
C.枯水期输沙能力减弱D.上游库坝拦蓄泥沙
2.未来,长江口附近-5m的水深线可能会(     
A.向陆地方向移动B.向海洋方向移动
C.向南岸方向移动D.向北岸方向移动
2021-04-25更新 | 53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辽南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后,细胞分裂速度产生变化而导致的结果,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下图为某树木年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树木年轮较宽时期的环境条件是(     
A.风力微弱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海拔较低D.热量充足,降水较多
2.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所在的地区最可能是(     
A.云南西双版纳B.江南丘陵C.横断山区D.东北平原
2021-04-25更新 | 61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模)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