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00万年前,阿伊拉日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曾经是一片灌满了微咸水的古湖,随着古湖两侧山脉的加速隆起和一系列的地质作用,象泉河流域的札达盆地(位置见左图)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土林,即土质的丛林。右图为札达土林自然保护区景观图。



(1)由于板块的运动,古湖两侧山脉加速隆起,简述这对古湖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
(2)推测500万年以来土林形成的地质过程。
(3)小华结合当地的条件,认为札达土林会留存较长时间,试为小华的观点提供论据。
2021-12-08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树种线是指树种个体分布的海拔或纬度上限。下图为某山地树种线海拔梯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土壤D.海拔
2.树种线变化对该山地产生的影响有(     
A.高海拔裸地显著增多B.土壤有机碳分解加快
C.生物多样性大幅增加D.山地气温的波动加剧
2021-12-07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艾比湖流域(44°02'N-45°23'N,79°53'E-83°53'E)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为当地水、盐汇集中心,湖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河流及地下水。流域内湿地、荒漠交错,根系较浅植物更耐盐碱土壤,根系较深植物耐旱能力更强。某研究小组选取艾比湖流域河岸、沙丘、荒漠、盐沼四种不同生境所对应的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白刺和盐穗木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数据绘制了四种植被水分利用来源构成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较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荒漠植被往往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图中四种植被耐受盐碱能力最强的可能是(     
A.盐穗木B.白刺C.梭梭D.胡杨
3.胡杨主要长在河岸周边,但胡杨只是将河水作为一种辅助水源来利用,河水利用率始终占比不太高,可能因为当地河水(     
A.季节变化大B.全年水温高C.含盐量较高D.含沙量过大
2021-11-24更新 | 61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随着全球变暖,世界多地的冰川渐渐消融。而位于新疆西南的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的冰川却在神秘扩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克勒青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是(     
A.峡谷深切沟壑多B.自然植被更新快C.水能开发强度大D.夏季河谷牛羊多
2.近年来,克勒青河流域(     
①冰川堆积地貌快速增加②山地永久积雪海拔降低③冬季降雪量增加④入湖矿物质增多
A.①⑧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2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面上冰川、积雪广布,成为众多湖泊、大江天河的补给来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面上的热力上升运动对周边地区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打破周边区域的水平衡,如导致我国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下图为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



(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的原因。
(2)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
2021-11-09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Zion国家公园(113°W,37.2°N)地处美国西部科罗拉多高原。研究发现,Zion国家公园的砂岩红层沉积于三叠纪末由板块碰撞形成的大型内陆盆地。之后内外力作用下,Zion国家公园由最初的构造盆地逐渐演化成高原—峡谷群地貌。

红层地貌是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下,含氧化铁为主的红色砂岩经侵蚀而形成的地貌。该地貌的崖壁有着不同特征,如崖壁上下颜色呈现一定差异。上部为白色,中部为粉红色,下部为红褐色,并且崖壁上部边缘有尖锐的棱角。下图示意Zion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状况。



(1)说明Zion国家公园曾经位于北美西部大型内陆盆地的理由。
(2)说明图示崖壁边缘尖锐棱角的形成原理。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阐释该地从盆地到高原一峡谷群的演化过程。
2021-11-0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也是悬移质泥沙的的集散地。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影响鄱阳湖泥沙和水量的吞吐平衡。图左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简图,图右为1955年以来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



(1)说出鄱阳湖泥沙的主要来源。
(2)三峡水库修建后,7-9月鄱阳湖出湖泥沙量发生明显变化,请分析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泥沙淤积对鄱阳湖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1-11-01更新 | 70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总复习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8 . 土壤中的产甲烷菌利用低碳有机物制造甲烷。甲烷被植物根系吸收,经植物体的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厌氧(缺少氧气)环境有利于生物残骸被分解为低碳有机物。同处新疆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和咸水湖艾比湖湖岸都有芦苇湿地分布,但芦苇生长各异,土壤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博斯腾湖和艾比湖湖岸芦苇湿地土壤的甲烷排放量夏季最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土壤升温,产甲烷菌活性增强
B.芦苇植株生长旺盛,吸收输送甲烷速率快
C.淹水范围扩大,土壤湿度增加,分解形成的低碳有机物较多
D.降水少,蒸发量大,土壤易形成厌氧环境
2.影响博斯腾湖和艾比湖湖岸芦苇湿地土壤甲烷排放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壤有机碳含量②土壤盐度③土壤含水量④土壤温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1-01更新 | 1232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总复习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9 . 2020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经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雪量少B.紫外线强C.风力强劲D.气温太低
3.“西瓜雪”的出现会导致当地(     
A.地面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B.太阳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C.大气逆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D.大气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2022-02-23更新 | 243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某月10号,小明到北半球的某岛旅游,一个月后离岛返回。岛上的传统民居(下图)颇具特色。其屋顶陡峭,挑檐南北走向且扬起伸长。岛上有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可生产多种多样的纪念品和当地土特产。挑檐下的阴影区就是正午时分家庭作坊的所在位置。小明在旅游期间发现该地家庭作坊的位置从挑檐的北侧逐渐移到南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在旅游期间,观察到的现象一定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昼长逐渐变长C.日出的方位角逐渐变大D.每天日落西北
2.小明旅游回来给朋友们购买的纪念品或当地土特产,最可能是(     
A.亚麻小凉席B.可口小奶酪C.香甜葡萄干D.精美小木雕
2021-10-13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