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
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
C.土地沙化D.盐碱化
2019-06-08更新 | 16107次组卷 | 7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
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
2.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
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
3.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
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
3 .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人口约2000人,气候寒湿,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
A.淡水枯竭B.气候变暖
C.臭氧层破坏D.酸雨危害
2.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人类破坏
D.降水过多
2019-03-12更新 | 534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
2.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          )
A.ⅠB.ⅡC.ⅢD.Ⅳ
2019-02-15更新 | 3080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正确的排序是(  )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暖湿,利于黄土侵蚀
B.气候冷干,利于黄土堆积
C.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内部出现寒旱化
D.若青藏高原移走,东亚季风将增强
2018-04-05更新 | 26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沙峰、湖泊和奇泉是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景观。该地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风力强劲,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研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根系较深的蒿属及沙米等植物。该区的特殊地形有利于湖水集结,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或接近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而且无论冬夏湖泊水位基本不增不减。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其中的音德日图湖,中央有凸起的石块,上面有泉,泉水喷得很高,水质甘冽,但湖水苦咸。到2014年12月,该地已开掘八口优质矿泉水井。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1)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解释其推断依据。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高达沙山分布众多的原因。
(3)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音德日图湖湖中央泉水甘冽,湖水咸苦的原因。

7 .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A.11~12月B.7~8月
C.4~5月D.1~2月
2017-11-18更新 | 1983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
2016-12-12更新 | 766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