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角,东部、东南部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海岸线较平直,多高原、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岛面积的60%.中东部的高原山地发现了许多未受侵蚀的史前岩画壁画,一部分在露天的岩石上,更多在洞窟中。

(1)说出A地的典型植被和B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原因。
(2)分析该半岛中东部地区大量史前壁(岩)画至今保存完好的自然原因。
(3)说出M地形成渔场的原因并分析有的年份该渔场渔业资源减产的原因。
(4)推测该地东部、东南部的地中海面积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2021-12-23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     
A.海拔1500~3500夏季积雪覆盖面积随高度上升而减少
B.海拔2000米以上地段,与秋季相比,冬季积雪覆盖面积下降
C.海拔5000米附近,与春季相比,夏季积雪覆盖面积下降
D.各海拔地段,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均比春季少
2.该山海拔4000米以上冬季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风力C.太阳辐射D.降雪量
2021-12-22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28.68°N,115.85°E)南郊,距南昌城区28千米,多沙山和沙洲,面积达30平方千米,有“江南第一沙漠”之称,已是当地热门旅游景点。研究发现,厚田沙漠砂砾较粗大、平均粒径约为0.35mm(西北干旱地区平均粒径约为0.016-0.24mm),起动风速达8米/秒(起动风速指能使地面沙粒开始移动的风速,西北干旱地区的起动风速平均约为4.5米/秒),冬春季东北风频率大,风沙活动剧烈。受偏南风影响,每年夏季厚田沙漠对南昌市区空气湿度和大气悬浮颗粒影响明显。

(1)分析厚田沙漠冬春季风沙活动剧烈的原因。
(2)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相比,解释厚田沙漠风沙起风速度更大的原因。
(3)分析夏季厚田沙漠对南昌市区空气湿度和大气悬浮颗粒的影响。
2021-12-21更新 | 287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宁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地理试题

4 .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3821米,面积约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被称为“高原明珠”。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水面平均温度14℃。有25条河流流入的的喀喀湖,只有一条德萨瓜德罗河从湖中流出注入另一湖泊(波波湖)。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的的喀喀湖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湖泊蓄水量大B.地处高海拔,气温低,蒸发小
C.高山冰雪补给量大,有河流流出D.周围高山环绕,地形抬升,降水多
2.下列有关的的喀喀湖的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板块运动,地壳抬升,形成构造断裂和凹陷盆地,汇水而成
B.强烈地壳运动形成高大山脉,高山冰川侵蚀成谷地,汇水成湖
C.的的喀喀湖沿岸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D.的的喀喀湖沿岸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2021-12-18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柴达木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由海变成了湖,在无数次旱风与干燥的交替演变中,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泱泱中大潮渐渐干涸露底。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1)说明柴达木盆地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
2021-12-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宁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拉维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与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长短,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2021-12-16更新 | 729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来发电的一项新兴产业。

材料二:磴口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下辖县,9月12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集中式光伏基地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宜的公告”,根据公告,优先支持在磴口县发展新能源综合开发企业。



(1)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其地壳厚度____(填“大”或“小”),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丰富,地热作为一种能源,其能量是否由太阳能转化而来____?(填“是”或“否”)
(2)磴口县光伏产业园区在光伏板之间种植耐旱作物,并采用太阳能水泵与精细滴灌等技术,使植被覆盖率由8%提高到70%以上。既获得了廉价的电能,又有效的治理了风沙,分析这种模式能提高植被覆盖率的原因。
(3)据统计,太阳能板温度每上升1℃,其发电效率下降0.4%~0.5%.夏季时由于地面温度过高导致太阳能面板温度相应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有时夏季还不如冬季的现象。光伏治沙的模式在固沙绿化的同时,也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试分析其原因。
2021-12-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这里地貌独特,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下图为该地的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溶蚀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
2.下列关于魔鬼城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9 . 读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兴安岭中段东坡上部为森林,下部为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土壤厚度差异
C.水分差异D.地形坡度差异
2.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好差比较及影响因素是(     
A.草原III>草原I   地下水B.草原I>草原III   东南季风
C.草原II>草原I   山地坡度D.草原III<草原II   局地环流
2021-12-09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12月)地理试题

10 . 呼伦贝尔草原区发育有风蚀坑,由进风口、坑底、坑侧壁、坑后积沙区等部分组成。风蚀坑在固定阶段坑底会有植被发育,放牧活动可能会加速风蚀坑消亡。下图为风蚀坑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伴随着风蚀坑发育,该地区可能出现(     
A.石漠化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
2.风蚀坑底部发育植被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小,坑侧壁夜晚易形成水滴,流入坑底B.坑底风力较小,植被发育
C.草原区降水多,植被发育D.坑底较深,地下水埋藏浅
3.放牧活动可能加速风蚀坑消亡的原因,正确的是(     
A.牲畜踩踏坑底,沙土紧实B.牲畜破坏植被,风蚀作用增强
C.牲畜阻拦进风口,风力减弱D.牲畜踩踏坑侧壁,坑壁坍塌
2021-12-09更新 | 51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12月)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