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曾出现过多次气候显著降温变冷的时期,称为冰期,两次冰期之间为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末次冰期距今约7万年至1.15万年。气温是影响丽江云杉分布的首要因素。图a、b分别示意现代和末次冰盛期丽江云杉的主要分布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之前)到末次冰盛期,利于丽江云杉向北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
2.据图示信息推测,丽江云杉的习性应是(     
A.喜光照B.喜湿润C.喜温凉D.耐干旱
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今后丽江云杉的分布范围将(     
A.扩大B.缩小C.东移D.南移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藏铁路雅林段(四川雅安至西藏林芝〕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铁路沿线生态脆弱、地壳活跃,桥隧比例高。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大量地热水、含矿地下水涌出,大大影响工程进度,也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左图示意川藏铁路雅林段,右图示意雅林段沿线地势起伏。



(1)分段说明雅林段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分析川藏铁路沿线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大量地热水涌出的原因。
(3)说明大量地热水与含矿地下水涌出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列举2项可有效减少地热水危害的措施。
2022-01-18更新 | 7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泉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策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2)分析每年4—10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策源地的原因。
(4)为抑制冬春季沱沱河“辫状河道”的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2022-01-16更新 | 629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热点314 25个必考的高考地理过程--2. 辫状水系形成过程-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4 .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为“上帝的餐桌”。受海风的影响,山顶常有大片的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读2021年网友拍摄的图片和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不会蔓延到山下。影响该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桌山(     
A.山麓地带多河流分布,提供充足的水汽B.山体四周陡峭顶部平坦
C.所处地区沿岸暖流流经,利于增温增湿D.所处地区的降水稀少
2.当地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及其原因是(     
A.夏季盛行上升气流,利于云雾产生B.冬季西南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多云雾
C.夏季晴天多,光线好,白天海风较强D.冬季盛行下沉气流,利于云雾停留
2022-12-15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M城。N城和M城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但年均温相差较大。


材料二:2020年初持续数月的澳大利亚山火,在熄灭过后不久,当别的植被还没从大火的影响中恢复的时候,桉树就开始复苏(下图),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桉树抗火性强,枝叶繁茂,富含油脂和毒素,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桉树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山火之后,外壳爆裂,利于其种子萌发。



(1)分析L河一年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
(2)对比N城和M城的年均温,选出年均温较高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桉树提前复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6 .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60°E处自然带II向南凸出的主导因素为(     
A.地形B.降水C.光照D.土壤
2.右图中M、N河为主要径流,据图判定虚线框内(     
A.分水岭为东西走向B.河网密布,航运价值高
C.山地地形,植被繁茂D.年均温低,冻土广布
3.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为(     
①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②极地东风迎风坡,降水多③纬度高,积雪消融量小④地形陡峭,利于积雪储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19世纪初,居住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雅库茨克(62°N,130°E)的舍尔金在自家后院尝试挖井取水。井中温度和地面气温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有的季节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而无法挖掘。该井前后历时10年挖成,总深度达116.5m。由于舍尔金井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之后一直有专人保持长期的温度监测,并将井深延伸到了140m,然而舍尔金井作为水井却始终未能取到饮用水。图示意舍尔金井的地质剖面和近150多年的地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舍尔金井最不适宜挖掘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舍尔金井未能取到井水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岩石致密B.无地下水C.气候干旱D.冻土深厚
3.舍尔金井可用于研究(     
①土地荒漠化②多年冻土③地质构造④气候变化⑤岩浆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2022-09-28更新 | 144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某研究小组对我国某山地调查研究时,制作了该山地的垂直带谱表。发现其植物群落乔木层林木的树高和胸径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出“单峰型”分布格局。下图示意某山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该山地所在地区地理位置最接近的是(     
A.横断山区B.秦岭C.两广丘陵D.冈底斯山
2.西坡各植被类型乔木层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的最大值分布(     
A.苔藓矮林中B.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
C.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中D.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中
3.该山地苔藓矮林层多大雾天气的原因可能有(     
①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
②山顶地面散热快
③山地地形复杂,利于水汽上升
④纬度低,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水汽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07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9 .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带,年降水量100~500毫米。20世纪60~70年代,该地旱灾造成的饥荒引起国际关注和政府重视,但各国提供的许多简单适用的农业技术在当地未能推广。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通过革新本土传统“载艺”种植法,使谷物单产显著提高,随后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载艺”法是在坚硬的土地上挖掘20~30厘米宽、20~30厘米深的坑洞种植作物。下图为“载艺”坑洞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农业生产技术在当地未能推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无法因地制宜解决当地问题B.技术难度和资金要求比较高
C.缺少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D.受制于农民理念和心理因素
2.“载艺”种植法能显著提高该地粮食单产的原因是(     
A.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B.利于储存水分,减少了土壤侵蚀
C.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D.提高科技水平加强专业化生产
3.当地农民发现坑洞中适量的白蚁活动有利于作物生长,推测最可能是白蚁(     
A.减少杂草竞争B.释放大量有机质C.改善土壤结构D.降低病虫害影响
2022-05-02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473平方千米,人口1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且纳瓦里诺岛年平均气温内陆高于四周。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2.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
3.推测纳瓦里诺岛年平均气温内陆高于四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距海较远B.纬度较高C.植被较少D.地形封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