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山火以来,至2020年1月,已经持续了四个月(见下图)。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桉树占了70%,桉树树皮和树叶中富含挥发性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温,容易自燃。甚至是桉树本身也在传播火源。和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着火是表皮着火,而树皮则能阻隔烈火,大火过后大部分桉树树皮下的休眠芽就会很快萌发。



(1)简述澳大利亚此次森林大火持续4个多月的气象条件。
(2)分析桉树在火灾中的作用。
(3)简析火灾对澳大利亚桉树的影响。
(4)仅考虑自然因素,推断澳大利亚将来火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丹霞山区域,远古时代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众多河流注入,后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垂直运动,长期在外力作用下割成一片红色山群。该山区由680多座大小石峰、石墙、石柱等构成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其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其植被形成了特殊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从地质作用角度,描述广东丹霞山红色山群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在流水作用下出现垂直分异的原因。
(3)与山顶相比,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雨林发育的气候条件。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海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一年中东北风盛行,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

层理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而显示出的层状现象。研究层理构造有助于认识地层的形成环境。科考队员在海岸沙丘东南部选择一地进行采样,通过沉积剖面考察福建省长乐市滨海平原海岸沙丘沉积构造时发现,经历数百年的海退,该地沙丘有明显的上、下两层不同沉积构造,上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下部沉积层呈平缓的波状层理。



(1)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大面积海岸沙丘的形成条件。
(2)指出要绘制出右图采样点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测量的信息。
2022-02-23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4 .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见下图)。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从甲至乙再到丙的演变过程。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5 . 拉斯受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面积约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南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风力地貌。下图中a图为拉斯受丘陵的位置示意图,b图为丘陵局部地区景观图,c图为拉斯受丘陵地区各月和每小时的强风频率分布图(南极中山站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作为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下列推测与拉斯曼丘陵的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A.稀疏灌丛分布,风力作用强B.冰川作用强,多曲折幽深的峡湾
C.暖季苔藓地衣生长旺盛,流水作用弱D.海浪作用强,沿海陡崖沙滩交错分布
2.关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强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大,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小
B.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小,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大
C.夏季强风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D.冬季和春季7~12时常出现强风
3.拉斯曼丘陵地区常年风力强劲风力地貌却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
①冰川侵蚀了风力地貌②风力变率大③地表碎屑物少④地表被积雪覆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
3.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
C.全年P<1D.冬至日P<1
2018-04-26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热点290 固沙植被--梭梭-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27日和若铁路全线贯通,标志着环绕塔里木盆地铁路线建成。和若铁路沿线风季长达7个月,沙害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头号难题,建设者采用高立式沙障、草方格、防沙植物防止风沙,为保障铁路沿线防护林带植物的成活率及长势,采用了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的沙漠滴灌管网系统。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建设过沙桥,其中最长的过沙桥依木拉克特大桥全长8.6公里。这些过沙桥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然后再运到现场安装,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和若铁路贯通后,对于便捷当地群众出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对外开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解释草方格防沙的原理。
(2)简析在防沙植被维护中采用了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的沙漠滴灌管网系统的效益。
(3)说明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对该铁路桥梁建设的好处。
(4)分析塔里木盆地铁路网建成环状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威尼斯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以运河、水上公交和富丽堂皇的宫殿教堂而闻名。城市建立在威尼斯潟湖中100多个岛屿上,因为长久发展,威尼斯城在过去百年中已经下沉了约28cm。再加上全球暖化,南北极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尤其是天文、气象的影响,这个城市在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经常被水淹没。为使城市免遭洪水危害,意大利实施了“摩西工程”,在威尼斯潟湖中设置了三道水闸,闸门模块被安放在水泥基座上,平时收入基座,需要时抬起,以防洪水。

(1)说明威尼斯城在过去百年中下沉的原因。
(2)从天文、气象的角度,分析威尼斯城在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经常被水淹没的原因。
(3)推测摩西水闸运行后,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2-09-28更新 | 91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某公园游园步道两旁有成片的草本花卉,有的地方(图中阴影区域)已经花满枝头,有的地方(阴影区域外)却连零星的花朵也没有。经查证,该花名叫金鸡菊,被广泛种植,还能自行繁衍,适应性极强。下图为某公园金鸡菊种植区(局部)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金鸡菊的生长习性是(     
A.耐涝B.喜光C.好肥D.喜热
2.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限制金鸡菊的引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挤占生存空间,影响植物多样性B.分泌有毒物质,威胁动植物生存
C.花粉诱发疾病,不利于人类健康D.传播病害虫害,危害农作物生长
2023-01-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调蓄洪水、为湖区供水,以及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鄱阳湖水位受鄱阳湖湖盆地貌形态变化(主要由人类采砂活动引起)、上游三峡工程调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鄱阳湖水位持续偏低,严重影响来此越冬的候鸟生存。



(1)分析湖盆地貌形态变化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影响。
(2)指出三峡工程在夏秋季节对湖泊水位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3)简析采砂活动对湖区越冬候鸟的危害。
(4)针对鄱阳湖水位持续偏低的现状,提出应对措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