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垫状点地梅(下图)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900米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该区域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500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
C.高山针叶林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2.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
①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   
②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
③大风时,枝叶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   
④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
⑤积雪覆盖,积雪保温作用强,枝叶温度高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3.调查发现,与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区相比,山坡相对平坦的4500~4750米海拔处垫状点地梅分布很少,其原因可能是
A.大气温度较低B.大气降水较多C.地面光照较差D.地面风力较小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虫灾属于有害生物繁殖过量型灾害,是危害人类社会发展的十大灾害之一。沙漠蝗是蝗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个种类,高温天气利于其繁殖,其虫卵必须产于土壤之中,主要以植物花、叶等为食。为适应干旱的自然环境一般为散居,但蝗虫食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其快速繁殖并聚集大规模蚕食植物,形成蝗灾。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水异常变化造成当地严重蝗灾,并于2018年12月向东非迁移,2019年6月开始迁移到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甚至有直逼中国之势。

材料二:降水距平百分率是反映某地某年降水与多年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当年观测值-多年平均值)/多年平均值×100%,下图为阿拉伯半岛近60年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1)分析2018年阿拉伯半岛沙漠蝗大量繁殖的自然条件。
(2)推测沙漠蝗2019年6月迁移到印巴地区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列举当地为减少蝗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4)有专家指出,本次印巴沙漠蝗难以向我国新疆、西藏和云南迁移,即便侥幸迁移也很难在当地生存繁殖,请说明理由。
2022-02-13更新 | 65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左图)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右图)。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

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4 . 世界上最大的河狸水坝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是由河狸修建的超级大坝。河狸水坝一般建在具有一定水深的河流边,通过将树干啃咬后置于河流中以提高水位。将巢穴建在河岸边,如下图所示,并将入口置于水下,巢穴(河狸住所)顶部会涂满泥巴。河狸每年都会把水坝加高以维持原有水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艾伯塔省河狸巢穴顶部涂满泥巴可以(     
A.形成保护色B.减轻大风危害C.起保温作用D.削弱光照
2.河狸水坝每年都需要加高的原因在于(     
A.气温高加剧蒸发B.库区泥沙淤积C.地下水位升高D.降水减少

5 . 海浪由深水区域向浅水区域或岸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水深变浅,受海底强烈摩擦的影响,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浪破碎,拍击海岸形成拍岸浪,对海岸和沿海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拍岸浪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A.海底地形B.入海径流
C.海底地震D.海底滑坡
2.下列海岸中,极易形成强有力拍岸浪的是(     
A.陡峭的基岩海岸B.珊瑚礁海岸
C.淤泥质平原海岸D.三角洲海岸
3.为减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拍岸浪的危害,宜采取的措施是(     
A.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
B.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
C.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
D.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
2022-11-08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6 . 张家口市大疙瘩村发现罕见的石柱群(下图),这些石柱群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动,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依次经过的是(     
A.地壳―地幔―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软流层―地幔―莫霍界面―地壳
C.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壳D.软流层―莫霍界面―地幔―地壳
2.火山喷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火山灰。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可能(     
A.提高大气透明度,利于航空飞行B.增强太阳辐射,提高了地面温度
C.降低大气透明度,保温作用增强D.减少太阳辐射,植物光合作用强
3.石柱群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各圈层(     
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的转换
C.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2024-01-0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考试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崩岗是红壤丘陵坡地由于水力和重力的复合作用发生崩塌、陷蚀形成的深围椅状崩口地貌,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的特点。崩岗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图1示意崩岗的组成要素。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年均气温18.5℃,年均降雨量1710mm,县内崩岗广布,全县崩岗达3583条。在多年的治理过程中,长汀县形成“上截、下堵、中绿化”的综合整治模式,并探索出崩岗区改造梯田种植杨梅、套种大豆的开发治理方法(图2)。套种的大豆3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割,就地降豆秸、豆荚、豆根埋入土中。



(1)分析长汀县崩岗广布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崩岗形成危害的过程。
(3)结合图2信息,分别说明“上截、下堵、中绿化”措施对崩岗的整治作用。
(4)说出崩岗区杨梅果林套种大豆的效益。
2022-07-1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共同作用,土壤养分逐渐流向植物的冠内,造成冠内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冠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养分汇集现象,称为"肥岛效应"。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下图示意该流域内某种典型植物"肥岛效应"研究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典型植物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灌丛D.高寒草甸
2.下列有关该区域“肥岛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冠下凋落物的累积是形成“肥岛”的重要原因
B.利于改善水土状况,增加植物多样性
C.土壤深层不易侵蚀,“肥岛效应”表现更加明显
D.植物降风滞尘作用不利于“肥岛效应”的形成

9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3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蚀洼地是在山坡上由大量冰雪融水作用,逐渐形成宽而浅的洼地(下左图),分布在雪线以下、林线以上的高山永久冻土带。其形成与所处环境中风化条件、冻土的分布和适当的坡度密切相关。长白山天池东北坡,坡度约为15°-25°,基岩抗风化能力弱,雪蚀洼地广泛发育(下右图)。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增多,雪蚀洼地将会发生变化。



(1)说明天池东北坡利于积雪保存的条件。
(2)分析春季天池东北坡雪蚀洼地易发育的原因。
(3)随气候的变化,推测雪蚀洼地将会发生的变化(扩大或消失),并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