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中亚游记》载: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在约200km的行程中,车的影子始终在我的右侧一路伴行,快到终点时远处的雪山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     
A.3月B.8月
C.10月D.12月
2.此段行程中较为可信的现象是(     
A.牧民将成群的牛羊赶到山上
B.公路沿线的植被覆盖越来越差
C.河流因凌汛导致河水排泄困难
D.公路的限速值变得越来越高
2024-01-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桐梓县荣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风漂流和极地环流是海水分别受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而成的。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罗斯地区存在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的冰架正在消融。下图为南极洋流环流图。



(1)在图中“”上标注箭头表示极地环流的流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简述图中西风漂流为寒流的原因。
(3)说明罗斯地区冰架消融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3 . 青藏高原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巨大的隆起不仅塑造了亚欧大陆的气候格局,还对高原地理生态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加强了东亚季风。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地区7月近地面大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青藏高原近地面气压分布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海拔B.太阳辐射C.降水D.气温
2.相比隆起前,青藏高原隆起后(     
A.生物种类减少B.水能资源增加C.自转速度变小D.热量条件改善
3.青藏高原隆起引发亚欧地区环境的变化表现在(     
A.增加长江流域降水量B.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减轻
C.降低西欧的大气温度D.导致西风带位置南移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水青冈群落是贵州省雷公山(26°24'~26°38'N108°16'~108°29'E;海拔2178.8m)自然保护区地带性群落,分布在海拔800~1800m的山地杂木林中。该群落结构主要分为乔木层(树体冠幅大,为落叶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整个水青冈群落的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值)极高。研究发现,雷公山地区不同水青冈群落在更新上也存在差异,该水青冈群落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水青冈群落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的主要原因是(     
A.林中光热条件较好B.水源涵养能力强
C.林下枯枝落叶较多D.树体冠幅偏小
2.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整个水青冈群落的郁闭度极高,在该灌木层中,雷山方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进而(     
A.加速水青冈幼苗幼树生长B.导致灌草层物种较为单一
C.增加灌木层物种丰富度D.避免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表形态会出现倒置现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阐述甲乙两地地表形态会出现倒置现象的原因。
(2)从地质、气候等方面分析丙地易发育成河流的原因。
2023-11-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东麓地处西北内陆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坡地带,贺兰山呈东北—西南弧形走向,植被稀疏,海拔2000~3000m,最高峰3566m,是季风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受地形、下垫面和气候背景的综合影响,容易发生极端暴雨。贺兰山区发生的强暴雨,必须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暖湿水汽输送。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地形与极端暴雨中心分布。

(1)简述贺兰山东麓强暴雨发生的季节及降水特点。
(2)说明贺兰山东麓强暴雨水汽的主要来源。
(3)分析贺兰山强暴雨主要分布于东麓的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流石滩上植被稀少,植被的形态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具有速生、叶片厚等独特的生理特征。从外观上看,流石滩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材料二:流石滩景观图(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
2023-11-08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中南部,特别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崮”状地貌景观,其是以沉积地层为基础,经过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岱崮地貌中的崮体地层产状较为平缓,顶部平坦开阔,四周峭壁如削,下部坡度逐渐变缓呈锥形,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状山或方山。下图示意岱崮地貌。


   
(1)比较岱崮地貌顶部和底部岩石抗蚀力的差异。
(2)说明崮体形成过程中地壳升降运动的特点。
(3)分析岱固地貌顶部四周峭壁如削的原因。
(4)在地壳稳定的情况下,推测岱固地貌的演化趋势。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比重高。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同时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还着力打造风电、光伏、绿色氢能(由水电解而成)和储能产业链,以新能源发电带动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发展,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促进其经济发展。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


   
(1)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
(3)简述鄂尔多斯市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对其经济发展的意义。

10 . 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北坡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南坡以1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河套平原,大型季节性洪水在山口流出后形成三期洪积扇,且数量众多,上层叠在下层上,扇体面积小于下层。图示意大青山南坡不同时期洪积扇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大青山南坡发育众多洪积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B.河流众多C.断层发育D.植被稀疏
2.西白石头沟山口Ⅲ期洪积扇中颗粒物比I期、Ⅱ期(     
A.形成早,颗粒大B.形成早,颗粒小C.形成晚,颗粒小D.形成晚,颗粒大
3.该洪积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土壤板结D.水土流失
2023-07-20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