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长江源区冻土型沼泽湿地对气温变化极为敏感。研究发现,多年冻土具隔水作用,将地下水分为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在低温多年冻土区,冻结速度快,水分损失小,利于高寒沼泽草甸生长。季节性冻融将冻结层上水固定和释放,通过缓慢消融供给植被生长。下表示意长江源区季节性冻土活动层厚度与典型植被对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活动层厚度(m

植被类型

西大滩

>3.0

高寒荒漠草原

沱沱河

2.7~3.0

高寒干草原

楚玛尔河流域

2.0~2.7

高寒干草原

风火山

1.3~1.6

高寒草甸

当曲

<1.0

高寒沼泽草甸

1.随着气候变暖,多年冻土融化,长江源地区自然环境即将出现的变化是(     
A.地下水位上升B.沼泽湿地萎缩C.湿生植被增多D.冻土活动层变薄
2.若长江源区气候持续变暖,推测当地植被的演替顺序可能是(     
①高寒荒漠草原 ②高寒沼泽草原 ③高寒干草原 ④高寒草甸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
2023-10-19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C.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2.与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大棚的保温作用强B.蔬菜肥料施用量大
C.地膜的保湿效果好D.大棚的复种指数高
3.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蔬菜大棚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主要由于棚内(     
A.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B.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
C.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D.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
2023-01-2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吉林省高考考前学科限时规范训练地理试题(一)

3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2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检模拟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板块碰撞俯冲等地壳作用驱动的高原隆升,是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中央谷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喜马拉雅山东北,在其地层中发现有大量棕榈树和和棉树化石。化石是史前生物的建信事青迹变成的“石头”,沉积岩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百科全书”,而化石则是书中的“文字”。下左图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右图示意青藏高原中央谷地周边地形及地质状况。

(1)依据材料分析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特征。
(2)说明青藏高原中央谷地的隆升过程。
(3)从地形变化角度分析中央谷地气候的演化过程。
(4)简述化石研究的地理意义。
2023-04-04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八所重点学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泰山是亚洲中部横跨中国、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四国的大型山系之一,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区域之一;是许多特有、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拥有从荒漠草原带到冰雪带的完整山地垂直自然景观,以及数量众多的湿地、河流和湖泊。下图为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垂直自然带谱(图Ⅰ)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海拔的分布情况(图Ⅱ)。


(1)分析该地成为很多特有、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的原因。
(2)描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3)解析阿尔泰森林对水源的涵养作用。
2023-03-15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年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四)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坑是喀斯特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而成的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其四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某团队在云南某天坑不同坡向布设样带调查植被性状的变异程度。下图示意该天坑中的样带分布。



(1)说明云南利于天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选出四个样带中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一个,并分析原因。
(3)分析甲样带的植被叶片普遍偏厚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土石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坡堆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海浪作用D.冰川作用
2.推测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主要来源是(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山顶D.山坡风化
3.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主要原因是(     
①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
②地表物质颗粒较粗,利于保水
③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④地势较低,年降水量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25更新 | 50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组卷04-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广东专用)
8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疏勒河是河西走廊内流水系中第二大河流,昌马堡水文站以上为其上游。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其径流量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该河段冬季径流变化与多年冻土退化相关。随着上游来水增加,疏勒河下游不断向西延伸,干涸数百年的河道和湖泊重新“复活”。

材料二   图1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 图2为“1956~2021年昌马堡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统计图”。



(1)简述1956~2021年疏勒河上游河段径流量特征。
(2)结合河流的补给类型分析多年冻土退化导致冬季径流增加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疏勒河径流变化对其下游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9 . 古黑龙江沿内、外兴安岭交界处的砂岩断裂带一路东流,后因构造运动及其引起的外力作用变化形成一个长30公里,一岸陡峭、另一岸地势较低相对平缓的Ω形江湾,称为龙江第一湾。下图为龙江第一湾全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龙江第一湾的形成过程为(     
①发育东西向断裂带②内力作用影响,断裂带发生挤压弯曲
③古黑龙江不断下蚀④横向环流影响,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2.形成龙江第一湾过程中将导致该区域(     
A.下渗量减少B.蒸发量增多C.洪涝风险减轻D.泥沙沉积减少
2024-01-08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月湖位于山东半岛,属于典型的沙坝地貌,该区域风力较强,沙坝岸线的蚀退导致坝体面积减少。1979年,人们在月湖与外海相通的潮汐通道处修建了一条人工坝,月湖南部修建大型养虾池。图1示意月湖的地理位置,图2示意1975-2021年沙坝面积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沙坝形态,推测该处的主要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关于沙坝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75-2021年海水侵蚀增强B.1986-2021年海水侵蚀作用较弱
C.2015-2021年泥沙淤积为主D.1979-1986年泥沙淤积作用为主
3.1979年修建大型养虾池后,对月湖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湖内沉积物淤积增多B.湖泊的深度变深
C.湖内生物多样性增多D.湖泊的水质变好
2023-12-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五象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