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山地生态系统是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约1800-2000米)下禾本科草本优势物种。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的林窗(风倒区),科考队发现,风灾后的小叶章成功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多分布于火山灰裸地,形成小叶章斑块,且呈扩张趋势,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蒸发强、生长季短,植被覆盖率高且多匍匐于地表,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对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的影响可能是(     
A.生存空间增大B.获得较多水分C.提供大量种源D.种间竞争增强
2.推测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后,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减小B.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减小,
C.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增大D.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增大。
3.其他坡向未见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其原因不可能是(     
A.内力作用强弱B.全球气候变暖C.演替进程差异D.人类活动干扰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2 .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微生物分解速度的因素)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
2.(草毡层的作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2更新 | 60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硅铝酸盐持续分解出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形成灰色风化壳。已形成的灰色风化壳久经化学风化会演变为红色风化壳。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

辽东半岛埋藏较厚的碳酸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强烈的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加速风化壳的形成。随着辽东半岛被逐渐夷平,逐渐形成表层为红色风化壳,下层为灰色风化壳的格局。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目前辽东半岛仅存红色风化壳,部分地区表层覆盖风成黄土。下图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1)分析辽东半岛岩溶作用对加速风化壳形成的意义。
(2)目前,辽东半岛未发现灰色风化壳,据材料推测其指示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特征。
(3)简述黄土覆盖对辽东半岛风化壳的影响。
2023-04-18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正地貌,美国犹他州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倒置河床。晚侏罗纪,塞维尔造山带隆升,山前形成黏土为主的冲积平原,河道中沉积了大量砂岩和砾岩。中白垩纪,海平面上升,冲积平原的位置被纵贯北美洲中部的内陆海淹没。到7500万年后的第三纪,伴随着地壳快速隆升,河相沉积的砂岩和砾岩残余形成倒置河床。该地区高耸宽大的倒置河床对区域水系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图左示意倒置河床景观,图右示意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1)分析地壳运动在促进犹他州倒置河床形成中的作用。
(2)说明倒置河床对当前水系形态的影响。
(3)简述犹他州现存的倒置河床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是沼泽植物的残体因不能被完全分解而堆积形成的富含水分、有机质和腐殖酸的松软地质体,积累泥炭的土地被称为泥炭地。刚果盆地中部拥有热带地区已知最大的泥炭地群(下图)。自1979年以来,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1)说明图示泥炭地的形成条件。
(2)指出该泥炭地的生态作用。
(3)分析年平均降雨量下降对泥炭地分布区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如何保护该区泥炭地”为主题展开讨论,列出他们的讨论要点。
2024-01-22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卷文综地理试题(10)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域自然环境的形成是其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气候、生物及人为活动综合影响的结果。云南高原干旱河谷散布在云南波状高原和横断山区的局部深切河段谷地,具有长期高温,水分稀少等自然特征,在人为活动的加速作用影响下,形成了易退化的自然植被,土地生产力下降。图示意云南高原地形环境的变化。



(1)比较分析云南高原不同时期的地形特征差异。
(2)分析该地地形对河谷气候形成的影响。
(3)推测该地干旱河谷自然植被的特征。
2023-04-11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2)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
(3)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鄱阳湖流域示意。


材料二:图2为(五大支流)入湖径流量丰枯变化(a)和长江作用(长江补给鄱阳湖)的天数(b),图3为丰枯水年长江九江站和鄱阳湖湖口站年内水位变化。长江水位在14m以下为低水位时段。


(1)从天气系统的角度简析入湖丰水年形成的主要原因。
(2)描述长江作用的天数变化特征。
(3)1998年湖口—星子湖段湖水向北流的时间段为________,说出长江低水位时对鄱阳湖区域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
2023-05-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仿真模拟卷(二)地理试题

9 . 光伏治沙是指在干旱沙化地区,通过修建光伏电厂,形成沙障,且在光伏板下进行牧草、草药种植,发展农牧业,以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某学者用一年多的时间对我国某一修建在开阔沙地中的大型光伏场进行研究,绘制了场内及周边地区太阳辐射量图(图左),图右为场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者研究期间,光伏场内外太阳辐射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A.场内太阳辐射量大于场外,受纬度因素影响
B.场内太阳辐射量大于场外,受沙尘天气影响
C.场内太阳辐射量小于场外,受地形因素影响
D.场内太阳辐射量小于场外,受土壤因素影响
2.与场外相比,光伏场内牧草、草药长势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光伏板下有牲畜活动,土壤的矿物质含量高
B.光伏板有集水作用,增加土地获得的降雨量
C.光伏场内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光伏板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2023-03-22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部分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抛物线沙丘是一种平面形态呈“V”形或“U”形的典型固定、半固定沙丘,风蚀洼地位于沙丘上风向,因平面图形像抛物线,故得名抛物线沙丘。植被的分布可控制抛物线形沙丘侵蚀和沉积,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示意新疆艾比湖流域某研究区抛物线沙丘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观测和对研究区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和沙丘上植被特征的分析,初步可以断定研究区抛物线沙丘起源于风蚀洼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
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
C.风蚀洼地中的植被对沙梁的沙粒具有分选作用
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
2.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B.增加了风力的侵蚀作用
C.转变了风沙运动的方向D.改变了风沙流空间分布
3.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通过(     
①沙粒物质组成②沙丘长宽之比③沙脊形态特征④沙丘植被类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