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是限制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水——植物—土壤三者间的互馈作用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土壤特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增加了地下水
B.②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C.③植被群落覆盖度高,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D.④地形种类多,利于多种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
2.根据整体性原理,推测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土壤含水量下降②沙土的比重上升③土壤肥力增加
④植物群落变稀疏⑤草类的比重上升⑥灌木的比重上升
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蚯蚓吞食土壤和有机物质的能力很强,经过蚯蚓消化管的土壤,排出成蚓粪,是一种高效有机肥料。蚯蚓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也是畜牧业、渔业的增产的重要饲料,用途广泛。不少人为了赚钱,利用电子诱捕装置猎捕蚯蚓,危害巨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大柏老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该村曾是“京郊奶牛第一村”,但是产生的牛粪每年用于耕地的不到30%,剩余的70%堆在地里。2013年,大柏老村委会和北京大地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蚯蚓养殖,并形成了“畜牧养殖一粪便一蚯蚓一有机肥一农业种植”的农业模式,取得良好的收益。下图示意大柏老村位置。



(1)分析蚯蚓对土壤改良的作用。
(2)说明国家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的意义。
(3)分析大柏老村以蚯蚓养殖为核心农业模式的好处。
2023-04-0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渠道化是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即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和加宽挖深,以此来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位于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的基西米河,1962-1971年实施了河流渠道化工程(下图),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能力,但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976年开始进行河道的恢复,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完成下面小题。



1.基西米河渠道化给当地带来的好处是(     
A.提升洪水的排泄能力B.扩大耕地的灌溉面积
C.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D.净化流域的地下水质
2.基西米河渠道化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A.土壤板结变硬B.生产用水紧张C.湿地面积减少D.风沙危害加剧
3.基西米河河道恢复自然面貌后(     
A.水流速度变缓,自净能力增强B.河道加宽加深,通航能力提高
C.河流落差增大,水能开发便利D.流域降水减少,土壤干旱缺水
2023-12-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样卷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简图,下右图为焚风形成示意图。焚风,是指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研究发现,冬季,图中甲山脉的东坡焚风多发,且夜晚发生频次高于白天。


材料二:近年来,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市聚焦“双碳”目标,在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基础上,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并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


(1)描述甲山脉的地理分界线意义。
(2)结合材料一和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石家庄冬季夜晚焚风现象显著的原因。
(3)从地形和植被角度,说明石家庄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4)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本地和京津冀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2-08-02更新 | 477次组卷 | 6卷引用:微考点08 地理原理示意图-备战2023年高考之地理图表专项突破

5 . 垫状点地梅(下图)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900米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该区域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500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
C.高山针叶林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2.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
①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   
②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
③大风时,枝叶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   
④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
⑤积雪覆盖,积雪保温作用强,枝叶温度高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3.调查发现,与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区相比,山坡相对平坦的4500~4750米海拔处垫状点地梅分布很少,其原因可能是
A.大气温度较低B.大气降水较多C.地面光照较差D.地面风力较小
23-24高三上·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礁体是人为放置在海底、模拟天然礁石的结构物,由于其突出于海床表面,会导致原有的平稳流场发生扰动,礁体附近的海洋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人工礁体对鱼群的增殖和聚集作用主要是通过其生态效应、流场效应和遮蔽效应实现的,同时,人工鱼礁的引入有助于改善水质,减少海洋赤潮等发生的频率。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早期放置的轮胎礁,由于时间过长,捆绑轮胎的尼龙绳或钢带在海水中逐渐失效,生态效益逐渐减小,至今为止,还有超半数的废弃轮胎在海底等待被打捞上岸。左图示意海底人工礁体,右图为轮胎礁打捞图。



(1)结合人工礁体对水流的影响分析其对鱼群的增殖作用。
(2)简述人工鱼礁如何改善水质。
(3)简述佛罗里达州东海岸轮胎礁的尼龙绳或钢带失效可导致哪些生态效益减小。
(4)基于美国拆除轮胎礁现象,推测我国人工鱼礁的研究方向。
2023-12-16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图为江西省婺源县月亮湾景观图,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高地上,农田则分布在平坦地域,形成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形成“宅高田低”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土壤D.地质
2.图示地区“田低”布局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便于居民出行B.减轻农田涝害.C.利于水土保持D.方便农田灌溉
2023-05-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旦位于亚洲西部,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约旦西部多山地,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沙漠占全国面积80%以上。约旦西部山区和约旦河谷地区年降水量在380-630毫米之间,而东部沙漠地区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干燥,风沙大,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约旦能矿资源较匮乏,长期依赖进口。为此,该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清洁能源。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约旦投资、承建发电项目,这将帮助约旦逐渐实现绿色发展的愿景。

油页岩是一种含有固体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从油页岩中可以提炼出页岩油。约旦拥有丰富优质的油页岩资源,其埋藏深度浅,上覆岩层成岩程度低,便于露天开采。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融资建设的阿塔拉特油页岩电站是约旦最大电站项目。

页岩油是最难开采的石油之一。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并产生大量废水,目前处理这些废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其注入废水深井,而非回收利用。开采页岩油需要先进的技术。

页岩油里面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开采石油必须用到淡水,如果对水资源处理不到位,后果非常严重。

(1)指出约旦东西部的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说出一种约旦可开发的清洁能源,简述该能源发电站建成后对约旦发展的意义。
(3)说明在油页岩聚集区开采油页岩的有利条件。
(4)目前油页岩开采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023-05-14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北霍鲁逊湖,图左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考察研究发现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最有效的防沙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式(右图)。据此完成问题。

1.风沙对锡北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是(     
①填埋路基               ②加大磨损            ③吹翻列车        ④干扰信号          ⑤影响视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⑤
2.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盆地,多阴雨天气,植物难以存活
B.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
C.沙漠地区人口稀少,工程量大
D.投入大,成本高,收益差
3.该地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防沙工程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A.工程主要目的是减少外来风沙对路基的掩埋
B.石方格只能降低风速,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C.透风挡沙墙主要作用是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速
D.石方格可以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虫灾属于有害生物繁殖过量型灾害,是危害人类社会发展的十大灾害之一。沙漠蝗是蝗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个种类,高温天气利于其繁殖,其虫卵必须产于土壤之中,主要以植物花、叶等为食。为适应干旱的自然环境一般为散居,但蝗虫食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其快速繁殖并聚集大规模蚕食植物,形成蝗灾。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水异常变化造成当地严重蝗灾,并于2018年12月向东非迁移,2019年6月开始迁移到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甚至有直逼中国之势。

材料二:降水距平百分率是反映某地某年降水与多年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当年观测值-多年平均值)/多年平均值×100%,下图为阿拉伯半岛近60年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1)分析2018年阿拉伯半岛沙漠蝗大量繁殖的自然条件。
(2)推测沙漠蝗2019年6月迁移到印巴地区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列举当地为减少蝗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4)有专家指出,本次印巴沙漠蝗难以向我国新疆、西藏和云南迁移,即便侥幸迁移也很难在当地生存繁殖,请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