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材料二:“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__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
(2)“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试评价该区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_________
(3)“一路一带”的西端B地区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发达,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____________
(4)“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气候舒适度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评价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是人类活动和人居环境重要影响因素。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16~24℃,是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风速、湿度、日照时数、昼长等。下表表示1961~2010年中国大陆部分省份全年和四季的气候舒适期(单位:天)排名情况。据此完成:

1.甲、乙、丙、丁表示的省区依次是
A.云南省、海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B.海南省、云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
D.海南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
2.乙省份冬季舒适期最长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性强,昼夜温差小B.降水量丰富,空气湿度大
C.纬度低,气温高D.昼长夜短,日照时数长
3 . 乌干达是中国在非洲重要的合作伙伴。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干达位于东非高原上,境内雨水充沛,河湖众多,东南部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国土面积仅24.2万平方公里,却拥有4400万人口。乌干达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是其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但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产量和生产效率较低。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咖啡、鱼和鱼制品、糖等。

材料二:乌干达东部布达卡地区(图中“A”处)农民以种植水稻为生,然而受稻米产量所限,农民收入微薄。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人员选择在该地进行杂交水稻的试验示范,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判断图1中乙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分析图2中A地区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
(3)除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及相关种植技术,列举我国企业可在乌干达投资开发的农业相关领域,并说明理由。

4 . 地中海沿岸地区葡萄品质好,其葡萄酒享誉世界。甲地多山地丘陵,设施农业(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当地主要采用大量消耗地下水的温室水载法)成为支柱产业,是欧洲其他地方冬、春季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农副产品品质好,有“欧洲菜园”之称,下图为欧洲区域简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中海沿岸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葡萄生长,关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该地气候成因是风带和气压带交替控制
C.该地夏季降水量大,葡萄园需要做好排水的准备工作
D.葡萄园地面多铺鹅卵石,是为了增加昼夜温差,提高葡萄品质
2.甲地成为欧洲菜园的优势区位,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欧洲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B.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降水充足
C.甲地生产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高D.甲地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充足
2023-12-1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区域较④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A.光照充足B.热量丰富
C.水分条件好D.地形平坦
2.从④→③→②→①,反映了(     
A.地势越来越低B.土壤水分越来越少
C.植被越来越茂盛D.土壤酸性越来越强
2023-01-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图示意川滇高山栎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
2.影响海拔3200m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干扰B.热量条件C.河谷风速D.水分条件

7 . 祁连山区南坡的优势树种为青海云杉,但历史上云杉林被破坏严重。为尽快恢复生态,林业工作人员在祁连山南坡大量种植青海云杉,但存活率极低。后来先种植祁连圆柏,在圆柏林中再种植云杉,则大幅提高了其存活率。下表为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的生长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树种适宜海拔最大植株高度习性
青海
云杉
温带1600—3800m<23m15岁以下幼树喜阴,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生长缓慢,耐寒忌涝,耐旱酎瘠薄,喜中性土壤
祁连
圆柏
温带2600—4000m<12m适应性强,喜阳忌阴,喜冷耐旱,生长速度快
1.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新较好,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地方性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圆柏林中种植青海云杉存活率高是因为祁连圆柏改变了当地的(     
A.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3.随着后期人为干预减少,祁连山南坡的次生云杉圆柏混交林自然演替可能会(     
A.保持云杉圆柏混交林不变B.向单一的青海云杉林演变
C.向单一的祁连圆柏林演变D.向复杂的落叶阔叶林演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C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该新区将建设成为科学发展新区、生态示范新区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区。


(1)影响A自治区绿洲农业如图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B能源输送工程是____,该工程对输入地的生态意义是____
(3)C区承接东部地区转入的主要产业是____密集型和____密集型产业。
(4)D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与D地同纬度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带是____
(5)分析A自治区兴建棉纺织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9 .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西北地区东部,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按自然差异将陕西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部分,关中与陕南以秦岭为界。陕北关中位于黄土高原上,分布着广泛的黄土地貌。秦岭海拔2000—2500米,相对高度为1500—2000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陕西是我国苹果主要产地之一。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形成这种差异无关的因素是(     
A.海拔B.坡向C.纬度D.降水
2.长期以来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是陕北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但1999年以来,陕北的延安已退耕还林9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7%。增加植被覆盖对改善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植被增多,空气湿度加大②植被可以降低风速,减小风力侵蚀作用③植被拦截地表径流,降低流速、流量,减小流水侵蚀④植被根系固定疏松黄土,不易侵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陕西省的苹果色艳、香甜,相比山东苹果,陕西省苹果的优势得益于(     
A.地形平坦,种植条件B.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钾
C.降水适中,晴天多,温差大D.灌溉水源水质好
4.图3中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流水作用强度也由东南向西北变弱,这种变化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2-06-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10 . 小明在暑假游学日记中写到:“这里的盛夏温和湿润,只见一座座风车矗立在路边,如菌的草地上一群群奶牛悠闲地吃着青草。”图是小明游学途中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的游学地最可能位于(     
A.南极洲东部B.亚洲北部C.欧洲西部D.北美洲北部
2.该地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气候条件主要是(     
A.旱涝频发B.昼夜温差大C.年降水量少D.光热不足
3.与我国相比,该地区发展风电的明显自然优势是(     
A.风能资源缺乏B.风向相对稳定C.海岸线较漫长D.地形崎岖不平
2022-09-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第二髙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