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注:丁在2691的头上)。


材料二   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 (填“长”或“短”),且受_____(填冬或夏)季风影响大等。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次汛期。
(3)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_____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信息,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_____成本。
(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023-05-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2014年冬奥会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左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索契1月气温高于0°C的原因是
① 纬度低,气温高 ②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 ③黑海的增温作用
④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⑤ 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⑤
2.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②冬季降水多
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2019-01-30更新 | 117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B.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C.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D.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
C.全球海平面下降D.雪线高度上升
3.下列开发方式中,有助于该森林带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是
①设立国际基金
②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
③建自然保护区   
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中学组织到“六朝古都”南京游学,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内的“行星地球”“恐龙世界” “地质环境”等展厅和玄武湖公园。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行星地球”展厅揭示了太阳系的形成,图1显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近圆性、_______和共面性的特征。
(2)填写选项字母,完成“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概念图”。   

A.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                       D.日地距离较适中
(1)_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
(3)在“恐龙世界”展厅,大家了解到恐龙存在的地质年代的特点是       
①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②煤炭和石油生成时期
③裸子植物很繁盛的时代 ④哺乳动物占主导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以下“防灾、减灾综合决策”展板,反映的灾害最有可能是        

A.火山B.地震C.赤潮D.泥石流

(5)当遇到该灾害发生时,下列避灾措施恰当的是       
A.沿着沟谷方向向上跑B.沿着沟谷方向向下跑
C.向沟谷两侧山坡上跑D.待在原地不动等救援

(6)在地震体验厅,大家了解到目前地震无法事先预报,但有一个“黄金12秒”的预警逃生机会:地震时人们先觉察到速度快的①_____(A.纵波 B.横波),可快速逃离危险区或找到相对安全的区域;大约12秒后另一种危害较大地震波到达,能引起②_____(A.上下颠簸 B.水平摇晃), 造成房屋受损倒塌。
(7)南京的本土植物多属于①____(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但景区内的景观道路多种植银杏树、枫树、悬铃木等树种,观赏性强且秋冬季节实行“落叶不扫”,银杏属于②____(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全盛时期为中生代侏罗纪,属于③_____(A.被子 B.裸子)植物,被称为“活化石”。
(8)玄武湖公园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经历数次绿地扩建和湖泊疏浚。简述玄武湖对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2024-04-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图16-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16-2为区域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北推到,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不利的气象条件。                       
(2)若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      ,受其影响直接危害的是       产业。
(3)鹿特丹是亚欧第二大陆桥的西桥头堡,东桥头堡是我国的         (城市),从鹿特丹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一直到太平洋沿岸,沿途的自然带包括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4)图16-2区域十分重视风能资源开发,试评价其风能开发有利条件。                   
(5)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2016-11-1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重点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蚀洼地是在山坡上由大量冰雪融水作用,逐渐形成宽而浅的洼地(下左图),分布在雪线以下、林线以上的高山永久冻土带。其形成与所处环境中风化条件、冻土的分布和适当的坡度密切相关。长白山天池东北坡,坡度约为15°-25°,基岩抗风化能力弱,雪蚀洼地广泛发育(下右图)。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增多,雪蚀洼地将会发生变化。



(1)说明天池东北坡利于积雪保存的条件。
(2)分析春季天池东北坡雪蚀洼地易发育的原因。
(3)随气候的变化,推测雪蚀洼地将会发生的变化(扩大或消失),并说明原因。

8 .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最上界的海拔高度。一般情况下森林在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生长的树木类型应一致,但受局部小环境影响也会出现差异。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山地的自然带分布图,据研究,受板块的挤压作用,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在持续抬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柏树和油松分布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A.热量B.水分C.岩性D.光照
2.与柏树和油松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地理现象为(     
A.地中海的亚热带硬叶林B.秦岭南麓的亚热带生态系统
C.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景观D.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3.山地海拔高度的持续抬升,将导致(     
A.林线海拔高度上升B.灌木丛带范围变大
C.阔叶林范围将变大D.柏树海拔高度上升
9 .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中①、②、③、④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某同学归来展示了黄土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A/B/C/D)地拍摄的,形成该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是____(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堆积)。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请从气候、土质、地形的角度解释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
(2)上图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____(A.①   B.②   C.③   D.④),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A/B/C/D)地拍摄。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3)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
甲:____
乙:____
丙:____
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①“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性。
②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带。
③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带。
④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A.热量   B.水分)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A热量   B.水分)为基础的。
2024-01-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新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秦岭位于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之间,对水汽拦截作用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1示意秦岭四地年降水量,图2示意秦岭四地月平均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段中,秦岭对水汽拦截作用最显著的是(     
A.6月B.7月C.8月D.9月
2.与洋县相比,眉县8月平均降水量较为丰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生长B.台风频发C.副高位置D.植被丰富
3.水汽较多会因潜热输送大量热量,从而影响气温垂直递减率。秦岭拦截导致南坡水汽较多的月份,垂直递减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南坡>北坡B.南坡<北坡C.南坡=北坡D.无法判断
2023-03-20更新 | 58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宜春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