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旱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D.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2.判断“巧克力山”转为绿色的时间是(     
A.12月—次年2月B.3—5月C.6—8月D.9—11月
2023-10-08更新 | 457次组卷 | 9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暑期进行了一趟南美洲之旅,旅途中在①地看到了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了安第斯山脉植被的垂直变化,在③地看到了热带荒漠景观。读旅行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①地景观形成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低,全年气温高
B.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C.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D.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2)请补充完整②地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______、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木带、高寒草甸带、____________
(3)按正常的地域分异规律,③地应该分布着______景观。以下关于③地热带荒漠景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       B.地表植株矮小,地下根系发达,耐旱性强
C.叶片宽阔,夏绿冬枯             D.以松、杉为主,抗寒抗风
2023-07-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集团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非洲萨赫勒地区,这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长超过3800千米的地带,横跨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10个国家,复杂的民族、种族、宗教矛盾加剧了该地区的社会动荡。


   

该地带的地形为波状起伏的高原,气候干热,年平均气温约27℃左右,年降水量从南部的700毫米减至北部沙漠边缘地区200毫米,干湿季变化明显。萨赫勒地带植被种类少,为低矮小叶、硬叶有刺灌木和稀疏草丛,多呈半荒漠景象。河谷地带有少量棕榈和金合欢树,土壤为沙质土为主。畜牧业以骆驼、牛、山羊、绵羊等为主。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这里已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萨赫勒地带亦沦落为世界上土壤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1)简述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
(2)与萨赫勒其他地区比,分析河谷地带能够生长棕榈和金合欢树的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推测萨赫勒地区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的主要原因。

4 . 图左为世界某地区域图,图右为该区域中某地的一处景观图片,图右示水渠左侧为一大面积的农田区,右侧为一面积广阔的荒漠。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最可能位于(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形成水渠两侧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水资源量B.地形差异C.土壤肥力D.行政管辖
2023-07-25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坡向是山地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如图示意某研究站在天然草甸上测得的某月部分研究区域晴天特定时刻阳坡、半阳城、阴坡平均光照度(单位面积上收到的光照量)数据。研究区域海拔约2900米,年均气温约2℃,年降水量约560毫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研究区域最可能位于(     
A.海南B.甘肃C.山东D.黑龙江
2.测得该研究数据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3月C.7月D.10月
3.调查发现,该研究区域阴坡的生物多样性要多于阳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热量B.水分C.人类活动D.风力

6 . 植被指数是对地面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的度量,指数越大,地面植被生长越好,覆盖状况越好。增强型植被指数(EV1)可以指示不同海拔、不同地貌类型的植被变化。下图示意我国岷江河流上游河谷植被类型及EV1垂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P植被类型可能为(     
A.亚热带阔叶灌丛B.热带季雨林C.热带雨林D.荒漠
2.海拔3000米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A.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
C.蒸发量小,湿度大D.降水量多,湿度大
2023-03-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贺兰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处的自然带以及造成其在东西坡分布范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海拔高B.常绿阔叶林带东坡气温高
C.温带荒漠带西坡光照弱D.山地针叶林带东坡降水多
2.图中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规律
8 . 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

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是(     
A.苔原带
B. 森林带
C. 森林草原带
D. 草原带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地处南美洲,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口集中分布在高原山地上,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甲河是哥伦比亚的第一长河,入海口东侧的哥伦布峰海拔5800米,坡度北缓南陡,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下图为哥伦比亚等高线示意图。



(1)简析哥伦比亚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2)指出哥伦比亚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3)推测甲河入海口东侧的哥伦布峰雪线南北坡的高度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10 . 位于大西洋北部的冰岛是一个火山岛,地质活动频繁,有数百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几十座;同时岛上约八分之一的面积被冰川覆盖,被誉为“冰与火之岛”,下图是冰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西北沿海的海岸线与其东南沿海的海岸线相比更加曲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西风D.冰川
2.苔原带是冰岛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但岛上不少地方也分布着斑块状的草甸,其最可能分布在(     
A.温泉处B.海岸边C.火山顶D.悬崖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