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6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科考小组某年测出的某区域不同山地雪线高度的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山地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B.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C.自西向东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近年来,该区域雪线高度呈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降水异常偏多B.全球变暖不断加剧
C.生物种类灭绝加快D.农业生产范围扩大
2022-11-11更新 | 816次组卷 | 1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 . 通常山地垂直自然带受热量、降水、坡度、地质、岩性、土壤、风、局部环流、山体面积大小、坡面面积大小、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山地自然带或缺失、或改变、或约束、或变位、或倒置、或斑块状等等,从而使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得异常复杂。下图是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坡高山垫状植物分布范围受约束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土壤
2.导致南坡针叶林缺失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土壤D.坡度
2022-09-24更新 | 77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2023-09-28更新 | 35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评(二)地理试题

4 . 下图中甲、乙表示不同的山脉,图中斜线之间的区域表示不同的自然带,b为积雪冰川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座山脉中的a自然带最可能是(     
A.山地草原带B.针阔混交林带C.针叶林带D.苔原带
2.导致乙山脉自然带南侧高、北侧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山体高度B.水分C.海陆位置D.土壤
2022-10-09更新 | 800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稀树草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
C.终年受高压带控制
D.受洋流的影响
2.图中南北方向的植被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6 . 鸟类的飞行高度受大气中氧含量的限制,一般不高于5000米,绝大多数鸟类是在400~1000米高度飞行的。勒布沟是我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位于东喜马拉雅山南坡,总体由北向南倾斜,降水较为丰富,从底部到山顶依次分布有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以及永久冰雪带。图1示意勒布沟暖车(5一7月)鸟类数量垂直分布,图2示意勒布沟暖车留鸟及夏候岛类物种数量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勒布沟成为我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B.生境复杂多样C.海拔高D.气候温暖湿润
2.由图可知,勒布沟(     
A.鸟类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B.留鸟的数量多于夏候鸟
C.鸟类种类随海拔升高总体先增后减D.海拔越高鸟类数量越少
3.入秋后,勒布沟的大多数夏候鸟最可能飞往(     
A.西伯利亚B.东南亚C.三江平原D.柴达木盆地
2022-05-29更新 | 40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考前冲刺(一)地理试题

7 . 图为雅鲁藏布江某水文站以上流域1976~1986年年均冰川融水量及冰川面积随高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高程5300m~5700m区间冰川面积增加但冰川融水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地形C.坡向D.降水量
2.5700m以上冰川面积随高程升高而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降雨量减少B.山地面积减少C.太阳辐射增强D.风力作用增强
3.近些年来冰川融水量增加,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加强②冰川侵蚀作用减弱
③土体的抗蚀性减弱④入河泥沙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10高二下·浙江宁波·期中

8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上游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2022-01-30更新 | 459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9 .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山地四类植被分布的海拔上限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④②①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220千米,东西宽约20~40千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左图)。贺兰山为植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长条件,植物资源丰富。右图为敖包疙瘩东坡某一研究区域各海拔段上的植物种类数目统计图。

贺兰山是岩羊集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岩羊分布区的最北缘。岩羊,体型中等,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主要栖息在高山裸岩或悬崖地带,不同地区栖息的高度有所变化,但不见于森林中,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

(1)用图中相应图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图中山体甲空白处,画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和旱性灌丛三个自然带。(注意:自然带更替顺序、边界、东西坡差异)
(2)描述敖包疙瘩东坡植物种类数目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岩羊主要栖息在高山裸岩或悬崖地带而不见于森林中的原因。
2024-04-19更新 | 33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