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0 道试题

1 . 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地理分界线。下图是我国某山地南北向的地形剖面和气候要素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N两地1月均温差值约为(     
A.0℃B.10℃C.5℃D.15℃
2.据图分析,下列关于山脉坡向描述正确的是(     
A.山脉南坡缓、北坡陡B.山脉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
C.山脉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D.山脉北坡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 . 图1为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图,长白山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见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的自然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热带雨林D.落叶阔叶林
2.图中岳桦林带林木稀疏,根系发达,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土壤深厚,水源充足B.坡度大,多滑坡
C.气候寒冷,多大风D.海拔高,光照弱
3.岳桦林处于当地高山森林和苔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研究发现,近年来图中岳桦林的树龄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该现象表明(     
A.林带在上升B.苔原带下移C.植被演替停止D.岳桦林种群萎缩
2021-09-15更新 | 1791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修)

3 . 气候变化影响山地林带的上限和下限。下图示意阿尔泰山西南坡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森林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     
A.地表径流B.大气降水C.永久冻土D.冰川融水
2.该山地森林带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3.气候暖湿化期间,该山地森林带(     
A.上限下移,下限上移B.上限下移,下限下移
C.上限上移,下限上移D.上限上移,下限下移

4 . 2021年4月1日,川藏铁路(下图)中的雅安至林芝段全面开工,全程约1000公里,其中有七八百公里在隧道里面,有一百多公里在桥上,真正在地面上的可能只有几十公里,桥隧比90%以上。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出没,它们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森林分布的上限)之上的地带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段铁路的桥隧比高达90%以上的主要因素是沿线地区(     
A.河湖众多,沼泽广布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地形复杂,崎岖不平D.冻土广布,地基不稳
2.林芝附近雪豹的主要生存环境是(     
A.森林、寒漠B.雪原、草甸C.雪原、森林D.草甸寒漠
3.川藏铁路运输与川藏公路运输相比,其优势是(     
①适宜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所需的成本较低③快捷、灵活、方便④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3-23更新 | 61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岭山脉东西绵延1600km,南北跨度200km。自T1(距今约240万年)至现代T5时期,秦岭山脉整体抬升至平均海拔2000m以上。下图示意秦岭山体剖面不同时期高度变化以及现代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T1时期相比,T5时期秦岭两坡(     
A.降水量差异减小B.年均温差异减小
C.自然带类型增加D.植被覆盖率上升
2.只考虑地形变化影响,T1至T5时期该区域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     
A.北及较高海拔移动B.南及较高海拔移动
C.北及较低海拔移动D.南及较低海拔移动

6 . 下图为太行山区、横断山区、黔桂喀斯特山区的耕地面积与高程关系示意图。考察发现,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完成下面小题。



1.太行山区与横断山区耕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B.地形坡度C.开发历史D.水热条件
2.黔桂喀斯特山区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是因为该山区(     
A.土壤肥沃B.降水丰富C.土层浅薄D.光照充足
2023-04-16更新 | 54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3)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4)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1-05-31更新 | 18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枣庄沟小流域位于陕西省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约480毫米。调查发现,该流域退耕15年后,植被以草本为主,生长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高,灌木林与乔木林分布较少。下图示意该流域5个不同部位与地上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总量



(1)分析枣庄沟峁顶生物多样性指数低的原因。
(2)说明枣庄沟坡下生物生长所需养分是如何富集与保持的。
(3)目前枣庄沟还需治理。在下面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并阐释。
方案一:沟谷中打坝淤地。方案二:流域植树造林。

9 . 积雪期是指从积雪初日(连续积雪形成的第一天)到积雪终日(连续积雪消融的最后一天)的时间段,即积雪覆盖在地面的持续时间。五台山(38°25'N39°27'N112°44'E14°28'E)主峰海拔3061.m,为华北最高峰。五台山积雪期为10月至次年4月,积雪面积变化受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五台山积雪面积和气象要素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五台山积雪面积年内变化最密切的因素是(     
A.降雨量B.气温C.降雪量D.地形
2.积雪期内,五台山积雪最早可能出现在(     
A.高纬度地区B.高海拔地区C.河谷地区D.阴坡地带
3.5~7月,五台山积雪面积有所增大的原因是(     
A.降水量增加B.昼夜温差缩小C.滑雪人数减少D.极端天气增多
2024-03-29更新 | 496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内群山起伏,海拔高度在376~3306米之间,人口密度较低,目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下图为普洱市地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普洱市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内陆地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1)分析我国西南内陆地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主要原因。

普洱市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城市,市内拥有目前中国现存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普洱市是世界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说明普洱市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
(3)简述设立国家绿色经济试验区的意义。
2022-02-23更新 | 1084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