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刚果盆地雨林茂密,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图左为“非洲气候类型图及马达加斯加岛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3°S之间的东非高原上,主要由马文济峰、西拉峰和基博峰三座山峰组成。图右为“基博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独特物种较多的自然原因。
(2)比较基博峰南北两坡雪线高度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流经刚果盆地的河流水文特征。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这些苔藓植物可吸收和储存养分,分泌有机酸,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

材料二 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图”。



(1)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
(2)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2-11-07更新 | 81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各种形态合碳有机物。土壤碳含量输入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输出主要是有机质的分解和淋溶。海拔升高会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27°N附近),面积56527hm2,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图为研究者甲得出的黄岗山海拔800~1700m间隔100米不同深度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布示意图。


   
(1)推测如今的武夷山是否有永久积雪冰川带,用数据进行说明。
(2)分析武夷山针阔混交林带比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多的原因。
(3)研究者乙选取武夷山5个海拔(312m、687m、1153m、1775m、2150m)的土壤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你是否赞同乙的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海拔一般不高,大多在300~400米之间,常常表现为山峰四面陡崖,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山块悬崖的相对高度大多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地域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下图分别示意丹霞地貌区植被分异模式图和某山块植被景观图。




(1)描述山块植被的分异特征。
(2)列举两点缓坡沟谷的植被特征,相比于山块顶部分析缓坡沟谷利于该类植被生长的原因。
(3)分析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022-03-24更新 | 4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元江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山高谷深。河谷两岸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谷底几乎寸草不生,而山顶却有少量森林分布。为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当地农民在河谷10°~20°的坡面上种植剑麻。剑麻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叶片及其枯落物均较多,根系发达。剑麻纤维韧性强,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剑麻的种植和加工还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下图示意云南省元江河谷位置和剑麻景观。



(1)元江河谷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试推测其原因。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剑麻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应的机理。
(3)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隆岭是秦岭南坡最高峰,附近300km范围内,山高林密,在不同海拔栖息着朱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兴隆岭也因此被誉为汉中盆地的“聚宝盆”。汉江东流至盆地最东端,折向东南,流经300多米深、150多千米长的黄金峡,有专家认为兴隆岭水热条件的形成与相距150多千米的黄金峡有密切关系。

秦岭是由古板块强烈碰撞挤压形成的高大山地,断裂发育,山体内多花岗岩。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隧道总长98千米,其中穿过秦岭主峰段称越岭段,长81.8千米,位于地表以下平均深度1300米,是人类首次在秦岭底部建设的隧道工程,已于20222月全线贯通。图1为汉中盆地局部图,图2是引汉济渭输水隧道剖面图。



(1)分析兴隆岭栖息地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多样的原因。
(2)秦岭山岭众多,唯兴隆岭有最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简析其成因。
(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修建秦岭隧道越岭段的主要难度。
2022-05-29更新 | 4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考前保温卷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岳麓山(28°20'N,112。44'E)大致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300.8m.藤本植物具有湿热特性,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调查岳麓山东西坡藤本植物的分异特征,并绘制沿某样线的剖面植被群落图(图a)。

材料二:植被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组合。研究小组发现藤本植物数量在不同坡向、坡位上存在分布上的差异。图b为岳麓山东西坡面藤本植物的数量分布。图c为岳麓山东西坡面的不同坡位藤本植物的数量分布。



(1)比较东、西坡面藤本植物数量的差异,并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2)简述西坡面不同坡位藤本植物数量的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与下坡位相比,东坡面上坡位藤本植物株数较少,却获得物种竞争优势使盖度(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较大。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022-10-21更新 | 46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2023-09-28更新 | 35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评(二)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2158m,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该山海拔1600~1800m左右,有山地矮曲林分布,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海拔1900m以上,为山地草甸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表现为暖湿化),近二十年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据图推测M植被类型,并说明其垂直空间范围最大的原因。
(2)简析黄岗山海拔1600~1800m处的山地矮曲林的形成原因。
(3)分析近年来山地草甸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年份火烧迹地进行了研究。图1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图2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阴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对照区为非过火区域。土壤碳包括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主要分布于土壤上层。

   

(1)简述森林火灾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2)比较3年火烧迹地和对照区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推测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较好的坡向及原因。
(4)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乔木、灌木中,选择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并说明理由。
2023-06-30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三模拟考(二)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