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4 道试题

1 . 从山麓到山顶,乔木—灌木—草甸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植物分布规律,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的情况。该地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矮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谷底自然植被可能是(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寒草甸
2.该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海拔范围是金沙江(     
A.东岸3 100~4 700米B.东岸2 100~2 700米
C.西岸2 700~4 700米D.西岸2 100~4 100米
3.横断山区金沙江两岸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B.纬度较低,蒸发较强
C.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D.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2022-08-04更新 | 55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2 . 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累积,形成常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成冰川。雪线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等。青藏高原上的山地雪线一般在5500~6000米左右,下图为青藏高原南缘某山岭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岭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及其成因合理的是(     
A.北坡雪线较高,因为北坡坡度较陡,存雪量少
B.南坡雪线较高,由于南坡气温较高,融雪量大
C.北坡雪线较低,因为北坡为背风坡,降雪量小
D.南坡雪线较低,由于南坡海拔较高,降雪量大
2.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线高度的变化趋势(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保持一致D.波动升高
2021-11-01更新 | 1075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一中,阜阳一中,合肥八中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3 . 冰川物质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它是冰川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冰川零平衡线是积累区与消融区分界线。近年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呈快速消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冰川消退地区植被群落也会发生变化。通常该地冰川退缩后的裸地气温已明显上升,但直到100年后才有地衣类植物茂盛繁育,3000年后才有苔草草甸的广泛发育。甲图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三次运动形成的地貌,乙图表示1号冰川物质零平衡线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1号冰川物质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融化越弱
B.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积累越多
C.降水越多,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D.气温越高,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2.I、II、III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III、I、IIB.II、I、IIIC.I、II、IIID.III、II、I
3.冰川消退后,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直接决定因素为(     
A.土壤B.气温C.水分D.光照
2021-12-16更新 | 1089次组卷 | 10卷引用:西南四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16-11-27更新 | 4200次组卷 | 49卷引用:专题0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纠错笔记

5 . 山地植被带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研究山地垂直植被带推移对重建古代环境演变,了解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有着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地北(44°N附近)近3000年垂直自然带的推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V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     
A.植被覆盖率高B.湖泊河流密布C.裸地占比很大D.常年积雪覆盖
2.与现在相比,距今3000—2000年该山地(     
A.林带上限明显较低B.雪线海拔较低C.垂直带谱更加复杂D.草地面积较小
2022-01-03更新 | 1005次组卷 | 9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地理试题

6 . 土壤温度变化受太阳辐射平衡、土壤热量平衡和土壤热学性质的共同作用。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海拔2050-2560m)表层土壤温度年内垂直变化率(即海拔每升高100m的土壤温度变化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各海拔土壤温度最大值出现在(     
A.6月B.7月C.8月D.9月
2.5-9月,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率为正值,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坡向②植被③积雪④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据考察发现,近年来长白山草本植被入侵苔原带的强度持续增加,原有苔原灌木萎缩。这将导致苔原带土壤中(     
A.水分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B.水分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
C.水分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D.水分减少,有机质含量增加
2021-03-29更新 | 1106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



(1)从山体效应原理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边缘与内部山地的整体林线高低。
(2)根据“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分析山体效应的形成机制。
(3)推测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脉更强的原因。
(4)最热月气温10°C等温线一般与山地林线相重合。但青藏高原的最高林线不与该线重合,而且位于藏东南部。请说明原因。
2021-02-26更新 | 117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市一测前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2018-06-09更新 | 3592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真题训练】-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9 .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
2019-01-30更新 | 2729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查(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冰川是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后沿地表缓慢运动的冰体,其运动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山岳冰川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雪线以上相对低洼的地区,天山、昆仑山、阿尔卑斯山等都有现代山岳冰川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山相比,大、小兴安岭无现代山岳冰川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雪量少B.夏温高于0℃C.少洼地区域D.纬度位置高
2.我国天山的雪线较同纬度的阿尔卑斯山高,是因为(     
A.植被稀少B.气温较高C.山高坡陡D.降雪较少
3.冰川运动对地貌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2-01-25更新 | 50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