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绿山红遍,层林尽染,每年秋季正是日本的赏枫旺季。日本气象协会布今年红叶最前线预测。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日本,红叶的观赏期与9月份至11月份的气温关系密切,通常最低气温低于8℃,叶子就开始上色,最低气温一旦低于5℃,叶子就能迅速变红。日本气象协会预测,今年红叶前线在10月20日左右从北海道开始向南推进,到12月20日左右到达九州岛南部。

材料二:位于日本静冈县和山梨县之间的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活火山,也是观赏红叶的好去处。山上除枫树外还有多种植物,海拔500m以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00~200m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000~2600m为寒温带针叶林,2600m以上为高山矮曲林带。山顶终年积雪。



(1)每年秋冬季节,影响日本红叶前线自北向南推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种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N地与M地几乎位于同纬度,但N地比M地先观赏到红叶,简释导致N地比M地早观赏到红叶的原因。
(3)富士山从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根据相关材料,判断富士山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山麓的气候类型。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富士山的成因。
2022-11-18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晋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2021年初,被称为“史上最难建”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网红藏族少年丁真的家乡就位于川藏铁路沿线的理塘县。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东起成都,向西经横断山区到西藏拉萨,途中依次穿越8座高山,经过金沙江、澜沧江等多条河流,线路途经地海拔落差超过4000米,全线桥隧比近80%。

材料二:近期一位叫“丁真”的藏族少年走红网络,丁真所在的理塘地区人们皮肤粗糙黝黑,给人以粗犷硬汉子的视觉冲击,被网友称为“最帅康巴汉子”。


材料三:理塘县地处川西高原,自然风光独特,粗放型农牧业是当地主要的产业,长期超载放牧导致当地生态脆弱。当地政府正谋划依托当地高原果蔬、理塘牦牛肉等高原农畜产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下图为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示意图。

(1)川藏铁路经过的横断山区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判断其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解释其成因。
(2)理塘地区人们皮肤黝黑,而同纬度的成都人皮肤比较白嫩,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二者差异的原因。
(3)川藏铁路被称为“史上最难建”的铁路,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运用产业优化原理,评价理塘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的合理性。
2022-06-16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降水多于南坡。山顶有冰川分布,山岳冰川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下图示意天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


材料二 下图为珠峰(珠穆朗玛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



(1)指出天山云杉林分布的坡向并分析原因。
(2)比较两山脉南坡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的主要差异,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简述冰川分布对当地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2022-11-23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游览路径两侧的不同距离,生物多样性往往发生变化。下图为某山地草甸 (2100~2358m)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随路径距离的变化情况。其中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推测影响该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B.地势起伏C.坡面朝向D.人类活动
2.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12m 处B.8m 处C.4m 处D.0m 处
3.该山地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A.12m 处人类干扰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B.8m 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C.4m 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生命力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D.0m 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种丰富度通常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森林线是郁闭森林的上限(郁闭度20%),树线是树木生长的最高海拔高度,二线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称为林线生态交错区(简称林线)。

色季拉山(29.2°N~30.3°N,93.2°E~95.6°E)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鲁藏布江西北侧,处于西藏东南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过渡核心地带,植被资源非常丰富。色季拉山的总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在海拔4300~4600米处一度明显升高。自色季拉山向东林线宽度基本保持不变,但高度呈现规律性变化。下图示意色季拉山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



(1)请判断乙坡的阴阳坡向并说出判断理由。
(2)简析色季拉山总物种丰富度存在垂直变化的原因。
(3)推测自色季拉山向东林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说出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序号海拔范围面积(km2
1<10051407.8
2100-30053971.5
3300-50074440.0
4500-7008641.8
5700-9007338.5
6900-110012217.8
71100-13001572.8
81300-15001138.8
9>15001097.3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2022-08-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到武夷山区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下左图)示意图。



(1)图中①、②表示地表径流的代码是____。当地植被覆盖率增加,会导致环节③____(增加、减少)
(2)野外对土壤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     
A.土壤肥力B.土壤质地C.土壤颜色D.土壤剖面
(3)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
(4)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在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为贫瘠,从自然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贫瘠的原因。
(5)研学小组注意到相同的植被在武夷山东坡分布的上限更高,因为该坡属于____(迎风坡、背风坡),降雨量较多。该山麓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
2023-05-0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洛须自然保护区地处川西北高山峡谷区,分布着典型的高原山地森林,是川西北地区重要的固碳场所。图甲、图乙分别示意洛须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级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


       
(1)推测洛须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分布特征。
(2)指出洛须自然保护区森林应进行生态修复的重点地区,并解释原因。
2023-11-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地处西藏东南部,紧邻雅鲁藏布大峡谷,由变质片麻岩组成,是目前地球上上升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山峰高耸陡峻,每年增长30mm,相对切割度大,北坡高差5000m,南坡高差达7000m。南迦巴瓦峰山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山脚热带季雨林广布,植被垂直带谱完整而丰富,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图左示意南迦巴瓦峰位置,图右示意珠穆朗玛峰和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南迦巴瓦峰高耸陡峻的原因。
(2)说出图中1、9两个自然带的名称。
(3)南迦巴瓦峰北坡自然带较珠穆朗玛峰北坡多,试解释其原因。

10 . 某著名山地一山峰,自山麓至山顶因热量与水分的变化,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垂直带谱结构。当地牧民一年之中在山地草原与高山草甸或草原间有规律转场放牧,使冬、夏季牧场持续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草料。该地畜种优良,畜牧业发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最可能是(     
A.中国天山B.南欧阿尔卑斯山C.东非乞力马扎罗山D.北非阿特拉斯山
2.关于季节性牧场及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组是(     
A.夏季:高山草原水草丰富B.夏季:山地草原温度适宜
C.冬季:高山草原水草丰富D.冬季:山地草原温度适宜
3.据记载,某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该山山麓地带因河水暴涨引发洪涝灾害,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亚洲高压控制,多暴风雪B.突发热带气旋,多暴风雨
C.梅雨季节,降水时间长总量大D.气温回升快,积雪或冰川融化量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