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B.I-II-IVC.II-IV-VD.IV-V-VI
2.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3更新 | 618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高考地理试题

2 . 地处中朝边境的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由于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现在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其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坡植被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布为(     
A.红松阔叶混交林一高山草甸一暗针叶林一高山冰雪
B.红松阔叶混交林一暗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高山苔原
C.暗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红松阔叶混交林一高山冰雪
D.山地常绿阔叶林一红松阔叶混交林一高山草甸一高山苔原
2.与北坡相比,东坡能形成小面积较深厚的森林土壤,其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生物D.成土母质
3.近年来的观测表明,某些地点喜阴的低等植物逐步被森林所代替,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光照B.降水量C.气温D.蒸发量
2020-12-0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3 . 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由于山体中央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远高于山体外相同海拔处自由大气的温度,即增温效应。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收集了7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山体增温效应最明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②雪线降低
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④林线上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2-06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热点122 山体效应-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4 .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山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②、③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___________。
(2) 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的影响,左图中的乙形成了________(填自然带),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 图中反映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与左图中自然带________(填数字)的植被类型相同。
(4) 图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可能是(  )
A.8℃B.0℃
C.10℃D.12℃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6 .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降水C.热量D.坡度
2.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形封闭D.陡崖反射阳光
2019-08-30更新 | 3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次统练地理试题
7 . “千里秦岭,千里汉江”,山清水秀的陕南地区是生物资源的富裕地,也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区。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陕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自中部汉江谷地向北至秦岭,依次可见的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景观,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其成因。
(2)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
(3)陕南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可采取哪些防灾减灾的对策?
2022-12-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1-12高三上·福建泉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可能是(  )
A.8℃B.0℃
C.10℃D.12℃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2017-08-2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下图为我国甘肃省祁连山区示意图,区内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该山地“阴阳脸”(见附图),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山下的居延海是一个奇特的游移湖,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大多为外流河B.图示区域主要交通线应大致呈南北走向
C.山麓地带砂砾的形成与流水有一定关系D.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居延海成为游移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温、风力B.断裂、下陷C.气温、植被D.降水、冰川
3.祁连山地“阴阳脸”的成因是
A.“阴脸”-背阴坡,气温低,蒸发微弱B.“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土壤贫瘠
C.“阴脸”-迎风坡,地形雨,水分充足D.“阳脸”-朝阳坡,云量少,光照充足
2017-04-12更新 | 12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由于山体隆起对于山体本身及其周围气候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山体效应导致的青藏高原不同季节、不同气压面昼夜温差的变化,甚至也是引起林线高度在高原地区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海拔、太阳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图1为山体效应模型图(T1T2分别表示海拔相同的山体内部及外部的气温)。图2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冬、夏季白昼和夜晚不同气压面的气温分布图。

(1)描述青藏高原区域大气昼夜温差的季节性差异与海拔的关系。
(2)分析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导致高原内部林线高度高的原因。
2024-04-01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