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江为金沙江右岸支流,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和曲靖市交界处,全长134千米,流域面积约3120平方千米。小江河谷谷底宽15~50米,两岸悬崖陡峭,相对高差1000米~2000米,流域内植被稀少,是著名的泥石流频繁暴发地区。下面左图示意小江流域两岸山地不同海拔自然带的差异,右图示意199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小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指出199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并分析原因。
(3)说明小江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地带及理由。
2022-08-2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地理试题

2 . 林线过渡带是林线与树种线(森林线以上树木继续散生生长,直到分布最高的矮生树木的生长界限)之间的区域。林木的分布主要受水热条件共同作用。下左图为长白山北麓林线过渡带示意;右图为过渡带内某树种集中分布区。完成下面小题。



1.过渡带内岳桦林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降水量丰富②地势较低洼③水分更充足④养分更充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     
A.林带面积变大B.树种线下移
C.冰川面积缩小D.林线向下移
2022-06-20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微考点04 其他类型的等值线图-备战2023年高考之地理图表专项突破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区的首府所在地。狮泉河镇是因为狮泉河而兴起,狮泉河为该城市带来了常年稳定的水源。即使在最寒冷、干旱的季节,狮泉河也不会断流。

当地牧民放牧地点主要有高山山地草场、狮泉河盆地草场、冈底斯山的山南谷地草场,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地在不同草场之间转移。狮泉河盆地海拔4300米以上,年均气温0.2℃,年降水量60—70毫米,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一年有40%都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尤其在冬季。过去,阿里地区的水果蔬菜长年依靠从其他省份采购,如今,情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狮泉河镇郊区的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生产的蔬菜丰富了当地群众的菜篮子。

狮泉河盆地被称为西藏阿里地区的“绿洲”。在狮泉河镇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周边环境与狮泉河盆地形成强烈反差。在狮泉河盆地到目前累计完成造林5.3万亩,植树885万棵,种草6100亩;鸟类众多,河里有10多种鱼类,还有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狼和狐狸出没。



(1)说出狮泉河的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分析在最寒冷、干旱的季节,狮泉河也不会断流的原因。
(2)指出当地牧民冬季和夏季对应放牧的草场地点,并分析原因。
(3)常说狮泉河盆地像西藏阿里地区“绿洲”,描述狮泉河盆地有哪些像绿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4)分析如今当地人通过哪些方法,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021-12-16更新 | 54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 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 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1)指出图中横断山区遭受影响而反常的部位,以及该部位植被的坡向差异。
(2)分析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东西两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
2021-12-11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嘉绒是“嘉莫察瓦绒”的简称,译为东方女王统治之下的温暖的农区,因位于大渡河流域而得名。该地区高山峡谷纵横,河流众多,嘉绒藏人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族群,他们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带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在半山(指山麓到山顶之间的山坡,海拔通常在2500~3000米)地带耕种、居住,在高山草甸放牧牦牛,至今仍保持着“半农半牧”的独特生活方式。左图示意嘉绒藏人分布,右图示意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立体布局。



(1)分析嘉绒藏人多在半山地带聚居的主要原因。
(2)该地蔬果远销成都,说明其蔬果深受成都市民喜爱的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保持半农半牧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霞地貌多由红色砂岩组成,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地区最为典型,丹霞山峰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图所示)。



(1)描述该丹霞地貌的特征。
(2)说明丹霞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3)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明显的变异,请说明原因。
2022-04-15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3月)地理试题

7 . 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反映的是随着海拔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而呈现的垂直变化现象,但由于受到某些原因影响,也有可能打乱垂直分布规律,从而出现异常。读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基带类型异常,最有可能是(     
A.气温异常B.降水异常C.物种入侵D.人类活动
2.M处原有的自然植被已完全消失,其植被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苔原
3.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A.吉林B.山西C.河北D.福建
2022-04-13更新 | 5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宣城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图文材料,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林线高度的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林线的分布特征。
(2)分析青藏地区林线向北凸出的原因。
(3)在林线附近多生长针叶林,试分析针叶林的生长习性。
(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推测Q地区的林线高度会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
2021-10-27更新 | 559次组卷 | 4卷引用:微专题42:高山林线-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海拔一般不高,大多在300~400米之间,常常表现为山峰四面陡崖,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山块悬崖的相对高度大多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地域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下图分别示意丹霞地貌区植被分异模式图和某山块植被景观图。




(1)描述山块植被的分异特征。
(2)列举两点缓坡沟谷的植被特征,相比于山块顶部分析缓坡沟谷利于该类植被生长的原因。
(3)分析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022-03-24更新 | 4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10 . 大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浮石和火山灰等喷发物在火山锥各坡向覆盖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北坡最薄。火山喷发改变了成土母质、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依次呈现出亚高山针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高山冻原的变化(下图),但这种完整的垂直变化仅局限于北坡,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自然带演替较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方向最有可能是(     
A.由山麓和山顶向山腰B.由低海拔向高海拔C.由山腰向山麓和山顶D.由高海拔向低海拔
2.下述造成长白山东坡自然带演替较慢的主要原因不正确(     
A.降水多,火山灰等松散沉积物易流失B.火山喷发对东坡原有环境破坏较严重
C.气温较低,不利植被发育D.浮石等岩浆岩难以发育成土壤,不利于植被发育
2021-10-10更新 | 60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五)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