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沙江景观壮丽多彩,每年都会引来大量游客。游客在金沙江干流河谷拍下的照片(图甲)中,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


材料二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乙)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横断山脉中段,东西两侧分别为金沙江谷地和澜沧江谷地。保护区内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在海拔2300m以下,为疏林灌丛草坡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海拔3000—3200m,分布着针叶阔叶混交林;海拔3200—4000m分布着亚高山暗针叶林。图丙为白马雪山年降水量与海拔关系的示意图。



(1)分析图甲中“干热河谷”植被稀疏、枯黄的原因。
(2)推测疏林灌丛草坡、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出现的坡向并说明理由。
(3)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2020-02-28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右图所示)。



(1)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形成了常绿硬叶矮林和灌丛),请说明原因。
(2)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3)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2019-11-12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月考3)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杨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特有树种。胡杨林具有喜光耐热、耐旱涝、耐盐碱等特点,对沙漠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强大的根系在土层内向四周延伸,并直达潜水面。下图示意胡杨林根质量密度(单位体积土壤中根系的质量)的垂直分布。



(1)据图描述胡杨林根质量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森林群落一般由乔木——灌木——草本等植被类型组成,指出胡杨林群落在退化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
2019-11-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三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5%,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被学术界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为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百花岭有一片热带雨林沿沟谷颁布在洗澡河海拔1300—1500米范围,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



(1)说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2020-02-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材料二:气温直减率(又称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请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并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简要分析该时段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
2019-1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科零班,奥赛,补习班)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表现为东北坡较多,西南坡较少。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

材料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著。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材料三: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生长喜冷植物,而谷风影响的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奇怪现象。


(1)试分析祁连山现代冰川东北坡多,西南坡少的原因。
(2)简述冰川风对当地山谷风的影响。
(3)推测祁连山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克维尔塔尔谷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产生的原因。

7 .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约551m,山顶海拔3099m。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段垂直植被带内的物种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峨眉山物种最丰富的垂直植被带位于
A.600米以下B.600—1099米C.1100—1899米D.1900—2799米
2.草本植物在每段垂直植被带的物种数都是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阳坡,热量充足B.位于阴坡,降水充足
C.生长空间广,繁殖较快D.生存需求低,适应性强
3.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干旱B.地形陡峭C.土壤贫瘠D.人类干扰
8 . 下图示意中纬度某山峰附近情况,图中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同,该山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④三地中,气温分布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④>②C.④>②>①D.④>①>②
2.根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该山
A.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迎风坡
B.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背风坡
C.位于南半球,且位于迎风坡
D.位于南半球,且位于背风坡
3.该山南坡植被生长较北坡差的原因是因为南坡
A.降水量小B.坡度较陡C.蒸发量大D.土壤贫瘠
9 . 2017年7月,某驴友团冒着48摄氏度高温到吐鲁番盆地旅行。左图是他们旅途中手绘的著名景点火焰山,右图为附近某山地两坡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吐鲁番盆地7月份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原因。
(2)试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火焰山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比较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的差异,并推测差异形成的原因。
(4)根据材料判断驴友此次旅行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10 . 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2.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  )
A.地形与大气环流B.纬度与大气环流
C.纬度与地形D.人类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