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到2 000米,属中等高度的山体,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是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阴山东部的大青山较为湿润。

材料二:下图分别示意阴山地理位置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形成条件及垂直自然植被类型较少的主要原因。
(2)大青山山麓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有________
(3)与南坡相比,指出大青山北坡草原空间分布特点。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肃南县(38.8°N,99.6°E)位于甘肃省祁连山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差异性,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近年来,该县300多户牧民改变传统转场放牧方式,在冬季把数十万头牛羊迁徙至山下,到农业村租赁粮食作物秸秆地放牧。这种“租田借牧”的方式推进了草畜平衡,提高了羔羊成活率,农牧民实现增收,实现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下图为租田借牧景观。


   
(1)分析肃南县牧民在山地草场迁徙游牧的地理原因。
(2)与迁徙游牧相比,说明“租田借牧”利于羔羊存活率提高的原因。
(3)指出“租田借牧”给农业村带来的综合效益。
3 . 结合材料探究:

材料: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大林寺地处哪一种地形类型?古诗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08-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该峡谷东西蜿蜒446km,平均宽度16km,平均深度超过1500m,壁立千仞。下图示意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理位置及其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分布。


      
(1)指出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北坡植被类型数量的差异,并说明导致此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北坡山腰利于森林分布的条件。
(3)简述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底动植物资源稀少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变化由千差万别的区域变化构成,而区域变化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态脆弱区和自然地理过渡地带,如山地、海岸带及水热条件的大梯度过渡带。秦岭是中国南北方气候和地理的重要分界线,其南北地理地貌、气候生态差异巨大。某课题组对秦岭地区森林物候期进行研究。下图为秦岭地区生长季始期(SOG)和生长季末期(EOG)及两者差值,即生长季长度(LOG)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纵坐标数字为一年中的第多少天)。


   
(1)说出秦岭生长季始期和生长季末期随海拔变化的特点。
(2)在海拔1500m以下区域,相同海拔高度秦岭南北坡生长季始期和生长季末期差异比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说明在高海拔地区森林物候期振幅变小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树附生苔藓植物是指生长在活的树木或灌木树皮上的苔藓植物。习水自然保护区位于黔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低、中山峡谷地貌,山高谷深,区内最高海拔1756m,最低海拔420m,相对高差1336m。习水自然保护区降水充沛,云、雾、雨日多,苔藓植物物种丰富,主要附生在大头茶——楠木林(树皮纹理光滑、致密,且所含酸性物质与苔藓分泌物成分相似)、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南酸枣林四种植被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南酸枣林树皮厚、纹理粗糙,且树皮会发生更新脱落)。下图示意习水自然保护区4种植被类型树附生苔藓植物生活型及物种指数。


      
(1)指出影响习水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
(2)分析习水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3)说出图示四种植被中树附生苔藓植物丰富且物种指数较均衡的一种,并做出合理解释。
2023-07-23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4地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各种形态合碳有机物。土壤碳含量输入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输出主要是有机质的分解和淋溶。海拔升高会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27°N附近),面积56527hm2,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图为研究者甲得出的黄岗山海拔800~1700m间隔100米不同深度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布示意图。


   
(1)推测如今的武夷山是否有永久积雪冰川带,用数据进行说明。
(2)分析武夷山针阔混交林带比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多的原因。
(3)研究者乙选取武夷山5个海拔(312m、687m、1153m、1775m、2150m)的土壤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你是否赞同乙的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格达峰以奇为主,以险为绝,山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博格达峰北临准噶尔盆地,南临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又受到西北高空气流的影响,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6℃至-19℃,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0℃至12℃;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9月下旬至次年五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下图为博格达峰地理位置图和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写出右图中①②③④各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2)一科考队欲夏季攀登博格达峰对其进行科学考察,请简述选择夏季的理由。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图中山脉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哀牢山纵贯云南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是横断山地和云贵高原的分界线。科考队经考察发现,哀牢山东西坡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受地形和降水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下图为哀牢山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1)描述哀牢山东西坡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的共同特征。
(2)分析影响东坡山麓地带物种丰富度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海拔2000m以上东西坡物种丰富度差异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的原因。
10 . 山川巨变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下图为庐山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庐山的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野外实习活动。沿途,记录了植被分布,进行了土壤样本采集,并查阅资料,绘制了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图)。


   
(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2)从山麓到山顶土壤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3)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气候和生物的角度,分析庐山棕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材料三: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周边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遭遇高温干旱,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缩水”了8成左右,为70余年来最低,枯水期提前,大面积湖床露出。湖泊流域内的低山丘陵区成为了我国土地红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左图为2022年副热带高压位置示意图,右表是本世纪以来鄱阳湖干旱事件成因的贡献率状况。

(补充:红漠化主要发生在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


   
干旱事件成因贡献率
出湖流量增加24%
入湖流量减少45%
蒸散增加8%
湖区降水减少23%
(4)分析2022年鄱阳湖干旱加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5)说明土地红漠化对鄱阳湖湖区环境的主要危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