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某校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植被与土壤的野外观察活动。同学们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而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不同。下表为同学们记录的庐山东南坡的植被与土壤分布。

海拔(米)天然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
1100以上山地落叶阔叶林棕壤
800~1100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黄棕壤
800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黄壤、红壤

(1)根据材料归纳庐山东南坡的天然植被分布特点。
(2)与山顶的棕壤相比,山麓红壤有机质含量低,试从生物和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3)简述该地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2 .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名称:B____C____D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明显地反映出____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为基础的。
(3)E山地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于自然带的____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造成的。
2022-01-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甲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D海域是位于大陆之间的陆间海,乙图为甲图中E地(阿尔卑斯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1)指出A地的地带性植被及C→B→A沿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述D海域雨水补给的主要季节及原因。
(3)阿尔卑斯山脉北坡雪线较南坡低,分析原因。
4 .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以下各地的自然带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
(2)据图推断非洲自然带分布的总体特征____
(3)④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成因是____
(4)图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____
(5)乞力马扎罗山较完整地反应出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
(6)①→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出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为基础的;A高原形成了与同纬度地区不同的自然带,这种现象的形成受____因素的影响。
2021-12-11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到2000米,属中等高度的山体,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是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阴山东部的大青山较为湿润。

材料二:下图分别示意阴山地理位置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大青山垂直自然带形成条件及垂直自然植被类型较少的主要原因。
(2)大青山山麓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判断的理由有____
(3)与南坡相比,指出大青山北坡草原空间分布特点。
(4)与北坡相比,分析大青山南坡的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较低的原因。
6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影响其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简述乙区域气候的主要成因。
(3)丁自然带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____
(4)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丙自然带地理环境的特征。
7 . 下图是我国西北的天山(左图)与喜马拉雅山(右图)的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天山北玻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的什么分异规律。
(2)简析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谱明显多于北坡的原因。
(3)简述天山和喜马拉雅山中高山草甸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简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雪线差异及原因。
2021-09-18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自2020年5月6日起,在经历两次冲顶失败后,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八名登山队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峰顶,并在峰顶工作150分钟,对珠峰山体的“身高”进行了最新一次测量。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右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



(1)一号营地的海拔高度大致是_______米,从地形部位来看属于_______。
(2)从一号营地到珠峰顶,登山线路主要沿_______线(选填“山脊”或“山谷”)前进,判断依据是_______?
(3)例举登山队员登顶过程中面临的三大困难并简述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受其喷发方向及偏西风影响,浮石和火山灰等喷发物在火山锥各坡向覆盖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北坡最薄。火山喷发改变了成土母质、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依次呈现出亚高山针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高山冻原的变化(下图),但这种完整的垂直变化仅局限于北坡,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自然带演替较慢。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
(2)分析长白山东坡火山喷发物覆盖较厚的主要原因。
(3)说明长白山东坡自然带演替较慢的主要原因。
2021-03-16更新 | 813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
10 . 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