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山地基带一般属于哪类气候?

(3)北坡森林带上、下均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当地牧民一般把__________带(图中自然带)作为夏季牧场。
2018-03-2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右图),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左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的原因。
3 .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和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从⑤到①表示的自然带的_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是否有分布?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它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______
(4)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沿46°S上做的,图中A的自然带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________地区。
2018-02-0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左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左图中①②自然带的名称(从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中选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右图中甲、丙二气候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右图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4)判断右图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5)右图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这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6)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丙处植被的特征与当地气候有何关联性。
2018-01-3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一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

(1)2017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变化明显,沿途景观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分异规律。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到达温哥华,沿途景观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到达温哥华看到的植被以__________为主。
(2)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冬季时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试分析原因。
(3)游客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分析温哥华降水较多的原因。
(4)游客西行过程中发现地势变化很大,对西部高大的山体形成原因发生兴趣。试为游客解释西部高大山体的形成原因
2018-01-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题
6 .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3)同学们在攀登B山中,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可能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___、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同学们到达B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
(4)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与他们在火车上看到的自徐州到吐鲁番的植被变化”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同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完全相同;而乙同学则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不相同。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7 .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                变化为基础的                     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3)⑤区域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③→②→①;B④→③)的变化。
(4)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018-01-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做了一次长途旅行,他的日记中写道:
7月10日,天气晴,我在云南昆明看石林(下左图)………
7月15日,天气晴,我在四川游览峨眉山…….
7月21日,天气阴,我到了首都北京,北京人说2011年的今天可以在北京看“海”(下中图)……
7月25日,天气晴,我在三江平原看到了连片的水稻田………
材料二   下左图为“某同学游览线路图”,右图为“山地自然带分布图”。

(1)该同学在旅途中发现越往北,白昼时间越________(“长”或“短”),该线路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峨眉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类似于图中的________ 图(“甲”、“乙”、“丙”或“丁”)
(2)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精华,主要由石灰岩构成。该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
(3)下列水循环环节与2011年北京城市内涝形成原因相关的有       (        )
A.地表径流减少       B.下渗减少       C.蒸发增大       D.降水增多
(4)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
9 .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自然带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的。
(2)A处热带荒漠带向北延伸较远,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______(暖流或寒流)影响,属于自然带分布的______________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现象。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景观变化规律与_________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10 . 某学校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图中甲地貌为___________(背斜/向斜)山。
(2)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试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中丙地区多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攀登甲山过程中,同学们依次发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___、高山草甸。但到达高山区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造成的。
2017-03-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