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见下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甲山脉位于_____纬地区,其基带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3)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乙图中山脉处于南半球,其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下图)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这在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高/中/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填字母:A①→②→③→④,B④→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州市可能位于该图的______(填代号)自然带范围内,该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带。
2020-01-19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3 . 西安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暑期,对秦岭进行了一次徒步登山考察。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图22是他们绘制的山地地形剖面和年降水量图。在考察中,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回答。

(1)自秦岭南麓向上攀登,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应该是:常绿阔叶林、____、针阔混交林、 、高山草甸。
(2)结合图示,说明秦岭南北坡年降水总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支持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给出你的理由。
2020-01-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分别是阿尔卑斯山、天山博格达峰、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问题。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判断天山博格达峰A、B两坡坡向________是南坡, ________是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________,走向为________,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____
2020-01-1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2018年12月5日开始,为了落实国家“绿盾”行动相关要求,切实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旅游。读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



(1)“丝绸之路经济”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自然带依次递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珠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_____状况变化很大而形成;此规律同_____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
(3)珠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020-01-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我国某地区剖面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数字②、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
(2)图中山麓地带的植被最可能是_____阔叶林(填“常绿”或“落叶),影响该山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城市化过程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其中水循环中的蒸发和___________(填序号)等环节会减弱,进而改变水系的变化。
(4)请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_____
2020-01-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植被均呈现差异性变化,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秦岭南北坡山麓地区自然带的名称及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
(2)秦岭山麓到山顶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说明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秦岭南北坡自然带的数量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0-01-02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1月5日《每日一题》必修1 每周一测(期末复习)
8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和“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沿40°N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异规律。甲图中沿116°E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异规律。
(2)乙图中字母①②③④所代表的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和高山针叶林带,将其按照从①到④的顺序排序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相比,南坡垂直自然带数目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 下面甲、乙、丙三幅图为珠穆朗玛峰、阿尔卑斯山脉、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三幅图中代表天山博格达峰、阿尔卑斯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乙山AB两坡中,南坡是_____坡,北坡是______坡。
(3)甲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
(4)甲、乙、丙三地的阳坡中,植被景观最丰富的是_____地,原因是______
(5)甲、乙、丙三地中自然带最简单的是_____地;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2018 年 12 月 5 日开始,为了落实国家“绿盾”行动相关要求,切实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旅游。读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 。



(1)“丝绸之路经济”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自然带依次递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珠峰南坡山麓的自然带 A 是_____ ,自然带 C 对应的代码是_____,(①高山针叶林带 ②高寒荒漠带 ③高山草甸带)。
(3)珠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_____状况变化很大而形成;此规律同_____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
(4)珠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