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厄瓜多尔,被称为“赤道之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瓜亚基尔和普约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

1802年,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与同伴一起攀登钦博拉索山。他们从基多出发,走到了白雪皑皑的雪峰,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就像经历了一次从赤道到北极的旅程。此次行程后,洪堡总结出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这一观点。

(2)分析钦博拉索山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

很早以前厄瓜多尔的渔民发现,某些年份的圣诞节前后其西部渔场的鱼产量就会大幅度降低,据专家分析主要是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

(3)解释厄瓜多尔西部海域渔场的鱼产量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左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示意,图右为该国家公园年降水量分布和植被类型分布。


材料二下表为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单位:10000m2)。

年份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荒漠
20001639570056367549434724540597
20201455575041438800435603918530
(1)③植被名称为____,并从地形角度说明原因____
(2)与2000年相比,说出2020年该国家公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推测变化原因。
(3)简析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我国资源、生态安全的促进作用。
2023-01-09更新 | 46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贡嘎山被称为“蜀山之王”,现代冰川、高原湖泊造就了其原始、秀丽的自然风貌。下图为贡嘎山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贡嘎山基带(图中6自然带)的名称,并简述其基带所处的气候特征。
(2)分析造成贡嘎山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
(3)与贡嘎山西坡相比,描述东坡自然带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2023-01-09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来讲,从山谷到山顶的垂直自然带呈现出乔木——灌木——草甸的渐变规律,但在横断山区的干热河谷,谷底是灌丛或荒漠草地,森林一般生长在山顶或半山腰,有的地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自然带”。如下图为金沙江(28°15′N)两岸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推测导致金沙江两岸的垂直自然带倒置的主导因素,并分析原因。
(2)说出金沙江河谷地带灌丛植被的生长习性。
(3)比较东、西坡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差异,并说明理由。
(4)金沙江河谷地带易发生火灾。从气候角度分析火灾易发生的原因。
2023-01-08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根据青海湖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北依祁连山东段。图是东祁连山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


(1)与东北坡对比,分析祁连山西南坡垂直自然带的差异及成因。

青海湖湖滨区面积广大;图为湖滨至周围山地间气温、降水与实测蒸发量计图。


(2)据图推断青海湖湖滨土壤水分的来源区,并从水量平衡角度说明理由。
2023-01-06更新 | 5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野外实习活动,下图为庐山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初识庐山面目

(1)据图推断庐山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气候类型是____

任务二:记录庐山植被

表:庐山植被分布表

海拔(米)天然植被人工植被
1100以上落叶阔叶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常绿、落叶混交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常绿阔叶林水稻、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2)依据上表概括庐山植被特征。

任务三:观察庐山土壤

同学们在庐山进行土壤样本采样并查阅资料,绘制了下图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

(3)概括庐山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规律,并推测原因。

任务四:探讨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有同学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也有同学查阅到《说文解字》中“土”字的解释为:上下两横“二”,象征地之下、地之中,中间的一竖“|”,象征植物从地面长出的样子。

(4)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述土壤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3-01-0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贺兰山地区进行探究活动。通过遥感影像发现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临宁夏平原。同时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该区域历史上多次发生6级以上大地震。图左为宁夏平原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宁夏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活动一:探成因


(1)依据材料,描述贺兰山的形成过程并找出证据。

活动二:找差异

山脉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图为贺兰山垂直植物分布示意图。



(2)说出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的主要差异
(3)分析贺兰山东坡分布大面积山地针叶林的主要气候原因。

活动三:试评价

图为当地博物馆贺兰山主峰的沙盘模型



(4)结合地理事实和资料,试评价当地博物馆贺兰山主峰的沙盘模型。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横断山脉中段(图),是云南第一高峰,澜沧江和怒江分东西两侧从山脚下流过,当地称它"雪山之神"。这里气候变化复杂,每年夏季,山脚河谷气温可达11℃-29℃,高山则为-10℃ 到-20℃,年降水量平均为600毫米,大都集中在6~8月,冬季偶尔有大雪封山。

梅里雪山植被种类丰富,垂直带谱十分发育:高山冰雪带,海拔4600米-6740米,无或较少植被;高山草甸灌丛亚带,海拔4200米~4600米,以草甸灌丛为主;寒温性暗针叶林带,海拔3100米-4400米,由云杉、冷杉等组成;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500米-3100米,由丽江云杉等针叶林和高山栎等阔叶林组成;干旱河谷灌丛带,海拔2000米-2800米,受焚风效应影响,为干旱景观。



(1)描述梅里雪山的形成过程。

当地有登山"气候禁区"的说法,季节性的禁止开展登山活动。


(2)请指出"气候禁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由于水热变化,该山夏季会有一条"云雾线"生成。


(3)推测云雾线的高度大致对应的自然带并说明云雾线的成因。
9 . 左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景观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3)比较乙、丙两地纬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4)分析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2023-01-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山脉西段由三列大体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天山、中天山、北天山所组成。托木尔峰(80°07′E,42°52′N)位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附近,位于南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43米,南北坡水热差异十分明显。有研究显示,近40年整个天山B坡总体植被指数提高了5.76%。下图示意天山及托木尔峰的位置和托木尔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

(1)雪线是指山地终年积雪的下界。指出B坡的坡向,并分析B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2)推测近年来天山B坡植被覆盖率提高的自然原因。
(3)从生态功能和当地生产活动的角度,说明B坡山地针叶林带的作用。
2023-01-0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