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提高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上饶市某中学拟在暑假开展一次研学旅行,调查庐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具体任务是海拔每上升200米,分小组观察并记录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下图为庐山调查区,下表为他们设计的研学任务清单。


要求
调查路线①调查区域内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②采取坐车和徒步相结合的方式
携带物品准备:①用于野外调查的物品
②防范天气影响的物品
结果分析①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庐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②总结分布特点
③分析形成原因
(1)在我们规划研学路线时,选择沿公路,河谷并要翻越最高峰的路线设计意图是?
(2)通过研学结果分析,我们简略绘出了庐山垂直自然带谱,试分析庐山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基带,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
2023-02-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据调查,火山灰在东坡最厚,与历史时期火山喷发所处季节有关;火山灰分布区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



(1)写出北坡自下而上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2)简析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的原因。
(3)判断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季节并说出原因。
2023-02-0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去年8月19日开始,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科研人员沿着横断山区-祁连山的森林分布区,调查了树线位置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过去100年树线位置平均上升了29米,最大上升幅度80米。

材料二: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鲁逊盐湖矿区。沿线沙害严重,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图甲为青藏铁路锡北段示意图。



(1)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2)青藏高原树线上升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3)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型丹霞地貌的海拔大多为300~4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最典型的代表为广东的丹霞山。湖南怀化万佛山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品相较为罕见的特大型丹霞地貌群,这里“万座丹峰拥翠环”,“境幽、景秀”,山外有山,林外有林。下图甲示意广东某典型块状丹霞山的植被分异现象,图乙示意湖南省怀化万佛山3座山峰植物群落分布。

(1)指出与周边非丹霞地貌区平原相比,图甲山所在的丹霞地貌区域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特点。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甲山麓地带性植被类型及该山地典型土壤特性的形成原因。
(3)说出乙图中A处植被生长的环境及分布特点。
5 .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环节。
(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3)研学小组成员在爬山过程中,发现山坡处比山麓处的土层薄。请从地形角度推测其原因。
2023-01-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研究表明,稳定的气候导致群落的边界清晰,而多变的敏感气候会导致生态过渡带较宽。秦岭主峰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由3层(基带、典型垂直带和先锋性亚带)结构和5个亚带组成,其中先锋性亚带以极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白山具有目前世界上带幅最宽的“超级垂直带”。下图示意秦岭太白山山地垂直分异。

(1)分析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带幅宽的原因。
(2)分析太白山南北坡先锋性亚带分布上限特点的成因。
7 . 图为青藏高原局部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大拐弯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处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巴昔卡,海拔155米,有“西藏江南”之称。表为林芝地区多年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气温(℃)0.52.35.58.511.814.815.815.313.510.05.21.4
降水量(mm)1.64.417.047.174.3125.2133.9123.3114.639.95.31.4
(1)分析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的原因。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图为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2)简述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3)指出南迦巴瓦峰南北坡高山冰雪带的下限分布高度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4)说明南迦巴瓦峰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的原因。

表为尼洋河4个主要水文监测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

测站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11.511.281.371.825.0016.8923.5022.2315.546.032.911.93
21.331.071,121.525.6917.4923.3021.8715.656.472.731.77
31.341.101.081.414.9517.7024.6521.6915.506.172.701.71
42.221.831.952.364.8911.5018.7423.7617.668.124.132.84
(5)结合资料分析尼洋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原因。
2023-01-11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三清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宝库,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具有典型的山地植被特征。

材料二:新疆天山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平均海拔约4000米,拥有全球温带干旱区最为典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天山南麓和北麓的植被分布不同。天山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3500米,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25%~40%。

(1)请说出三清山所属地江西省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其主要成因。
(2)分析三清山成为天然植物宝库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完成下表内容。比较三清山与天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不同之处
山地基带名称其他2种自然带(由低到高)影响垂直带谱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三清山____________
天山南坡____________
(4)分析天山北坡夏季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2023-01-1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等五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是青藏高原最温暖湿润的地方,有“西藏江南”的美誉。这里平均海拔约3000m,最高处海拔7782m(南迦巴瓦峰),最低处海拔仅155m,地势高差悬殊大。在雅鲁藏布江绕南迦巴瓦峰的巨大拐弯处,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材料二:林芝附近的野桃树树高花繁,开得狂野,寿命可达千余年,每年3月~5月桃花盛开时,桃花映衬着湛蓝的云天和磅礴的雪峰,美不胜收,吸引无数游客前往林芝赏桃花、游名胜古迹、体验人文风情等,桃花节每年主题不同。

材料三图左为“林芝位置示意图”,图右为“林芝气温和降水量年变化示意图”。



(1)描述林芝地区的气温特征,分析其成为青藏高原最温暖湿润地方的原因。
(2)推测林芝地区的桃花在垂直方向上开放的先后次序,并分析该地赏花期长的原因。
(3)简述举办林芝桃花节对林芝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01-0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自然环境某要素的特征,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请结合本题材料与图片,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缘,墨脱公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选线规划,直到2013年才建成并全线通车。多雄拉和嘎隆拉隧道是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其中,海拔3700m的嘎隆拉隧道穿越了多条断裂带,修建难度大。墨脱公路的贯通,让喜马拉雅山脉不再成为阻隔,有利于促进我国藏南地区的发展。左下图示意墨脱及其周边区域,右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恒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
(2)多雄拉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但却形成谷地,其成因是________。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选址在多雄拉的原因________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上图反映了自然景观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以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形成的。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4)南坡的基带为________。对比南、北两坡,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较低的是________坡,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材料二: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



(5)造成祁连山北麓与喜马拉雅山南麓自然景观差异的是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6)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段以森林为主、中段以草原居多、西段则多为荒漠。这种差异反映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请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_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