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和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从⑤到①表示的自然带的_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是否有分布?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它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______
(4)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沿46°S上做的,图中A的自然带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________地区。
2018-02-0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左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左图中①②自然带的名称(从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中选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右图中甲、丙二气候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右图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4)判断右图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5)右图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这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6)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丙处植被的特征与当地气候有何关联性。
2018-01-3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一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

(1)2017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变化明显,沿途景观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分异规律。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到达温哥华,沿途景观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到达温哥华看到的植被以__________为主。
(2)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冬季时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试分析原因。
(3)游客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分析温哥华降水较多的原因。
(4)游客西行过程中发现地势变化很大,对西部高大的山体形成原因发生兴趣。试为游客解释西部高大山体的形成原因
2018-01-3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题
4 .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3)同学们在攀登B山中,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可能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___、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同学们到达B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
(4)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与他们在火车上看到的自徐州到吐鲁番的植被变化”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同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完全相同;而乙同学则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不相同。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5 .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                变化为基础的                     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3)⑤区域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③→②→①;B④→③)的变化。
(4)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018-01-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题

6 . 公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同处北半球约30°N—40°N之间,有着相同的公路距离(3 900多千米)。读图20“中国109国道示意图”和图21“美国66号公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两条公路的起点城市北京和芝加哥:
A:指出两城市周围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B:中国109国道沿线自东向西通过的三大自然区有       ▲              
反映的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有             ▲                
C:美国的66号公路横跨了8个州,中国109国道横跨了 ▲       个省级行政区。
(2)说出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建设的共同作用有哪些?
7 . 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问题。

(1)阿尔卑斯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高或低),原因是南坡____________
(2)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____是北坡。
(3)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特点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8 .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
(2)图甲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_______。
(4)图乙是沿46°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_________地区。
2017-12-26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山由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分异规律。
(2)该区域城镇分布特点是______,与乌鲁木齐相比,库尔勒的城镇服务范围较___(大、小)。
(3)新疆地广人稀,导致其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4)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资源调配基地,其输出的主要能源是______,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
2017-12-26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1)说明5月份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生物量较为接近的原因。
(2)从水热条件分析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3)判断野牛沟气温和降水峰值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