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示意天山某地南坡与北坡垂直地域分异状况。完成下题。

比较天山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17-07-06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版(2017年10月)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做了一次长途旅行,他的日记中写道:
7月10日,天气晴,我在云南昆明看石林(下左图)………
7月15日,天气晴,我在四川游览峨眉山…….
7月21日,天气阴,我到了首都北京,北京人说2011年的今天可以在北京看“海”(下中图)……
7月25日,天气晴,我在三江平原看到了连片的水稻田………
材料二   下左图为“某同学游览线路图”,右图为“山地自然带分布图”。

(1)该同学在旅途中发现越往北,白昼时间越________(“长”或“短”),该线路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峨眉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类似于图中的________ 图(“甲”、“乙”、“丙”或“丁”)
(2)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精华,主要由石灰岩构成。该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
(3)下列水循环环节与2011年北京城市内涝形成原因相关的有       (        )
A.地表径流减少       B.下渗减少       C.蒸发增大       D.降水增多
(4)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
3 .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是_______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甘肃、新疆及中亚通往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材料三:塔什库尔干县城位于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河宽谷(也称塔合曼盆地)中,海拔3050~3100米。县境高山峻峙,东南边界上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世界第2高峰;北侧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称为冰山之父。县城年均温1.6℃,冬季漫长,无夏季;谷地位于雨影区,年降水量仅70毫米:距县城附近有一片沼泽,眼前是著名的石头城及远处的慕士塔格冰山。
(1)描述图示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河流总体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3)据材料三,简析塔什库尔千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2017-05-1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5 .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自然带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的。
(2)A处热带荒漠带向北延伸较远,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______(暖流或寒流)影响,属于自然带分布的______________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现象。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景观变化规律与_________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6 . 某学校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图中甲地貌为___________(背斜/向斜)山。
(2)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试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中丙地区多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攀登甲山过程中,同学们依次发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___、高山草甸。但到达高山区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造成的。
2017-03-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7 . 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地形轮廓 自然带和季节性牧场图。
材料二: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1)①(基带)是什么自然带?请分析它的形成原因。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根据材料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困难。
2017-03-01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宁津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8 .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是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说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的是哪种自然带。
(2)比较乞力马扎罗山与阿尔卑斯山雪线分布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9 .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甲为天山,乙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D坡的坡向(南坡或北坡)及其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
(2)分析B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10 . 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

(1)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明显多于北坡,分析其原因。
(2)从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中,你可总结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哪些规律性知识?
2016-12-12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