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等地,海拔高差巨大,生境复杂多变,土地覆被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带谱完整,但南北坡差异明显。下图示意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垂直分布。



(1)据图概括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分布的异同。
(2)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出现高海拔区裸地分布范围向上和向下同时扩展、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的现象,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3)简述减缓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高海拔区裸地扩张及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减少的合理措施。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陕西山地,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渭河左岸。北洛河上游(海拔1300m以上)为山地黄土沟壑区,中游(海拔600~1300m)为土石山区,下游(海拔600m以下)为阶地平原区。流域海拔为300~1886m。该区属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14mm。自1980年以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果显著,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下图为北洛河流域植被覆盖度随坡向(0°为正北方,90°为正东方,180°为正南方,270°为正西方)、高程的变化示意图。



(1)概括北洛河干流的水文特征。
(2)描述北洛河流域植被覆盖度随坡向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北洛河流域海拔600m以上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嘉绒是“嘉莫察瓦绒”的简称,译为东方女王统治之下的温暖的农区,因位于大渡河流域而得名。该地区高山峡谷纵横,河流众多,嘉绒藏人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族群,他们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带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在半山(指山麓到山顶之间的山坡,海拔通常在2500~3000米)地带耕种、居住,在高山草甸放牧牦牛,至今仍保持着“半农半牧”的独特生活方式。左图示意嘉绒藏人分布,右图示意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立体布局。



(1)分析嘉绒藏人多在半山地带聚居的主要原因。
(2)该地蔬果远销成都,说明其蔬果深受成都市民喜爱的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保持半农半牧的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地利某村在18世纪60年代约有200人,以放牧和编织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数村民外迁,全村仅剩39人。随着山地旅游的兴起,改造后的农舍用于接待住宿,当地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村成为登山、滑雪胜地。到2001年,常住居民增长到420人,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与此同时,受观光、滑雪等活动的影响,当地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下图为该村景观及当地气温、降水量图。


林线是由于低温、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生长森林的界限。该村附近的林线海拔大约2070米。


(1)指出该村林线附近的森林植被类型,说明该植被生长的大致月份及主要依据。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土壤,冻土层厚度与积雪等地表覆盖状况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某年该村相邻的甲、乙两地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2)比较甲、乙两地冻土层的差异,说明主要原因。
2021-08-11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2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当季节变化,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转场:从山前平原的春秋牧场,搬至深山里的夏牧场,等到气温下降,再从高山带逐级往下迁,以便赶在冬天来临前,回到河谷低地或盆地周围温暖的冬牧场。生活在新疆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下图为新疆某山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1)简析图示地区草原牧场分布在林带以上和以下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的自然原因。
(3)阐释新疆牧民的迁徙游牧方式带来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2021-07-24更新 | 77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章 章末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静立的原始森林、星罗棋布的冰蚀湖、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2003年7月被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下图为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

丽江雪桃产自该区的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三江并流”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世界级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2021-07-19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自2020年5月6日起,在经历两次冲顶失败后,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八名登山队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峰顶,并在峰顶工作150分钟,对珠峰山体的“身高”进行了最新一次测量。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右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



(1)一号营地的海拔高度大致是_______米,从地形部位来看属于_______。
(2)从一号营地到珠峰顶,登山线路主要沿_______线(选填“山脊”或“山谷”)前进,判断依据是_______?
(3)例举登山队员登顶过程中面临的三大困难并简述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海拔2000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沟渠纵横,被称为“塞上江南”。左图为宁夏平原位置图,右图为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1)描述贺兰山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特点。
(2)分析高海拔区域限制物种丰富度的水热条件。
(3)推测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并说出其原因。
(4)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对黄河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68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6月考前热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读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型自然保护区,面积270平方千米,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

材料二:据统计,橡胶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只有天然林的一半左右。下表是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

1976年19882003
天然森林(公顷)127.46公顷114.4万92万
种植橡胶林(公顷)2.2万7.6万22万

(1)写出图中图例A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据图判断该流域自然带分布的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简析纳板河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小,但植物种类丰富原因。
(2)本区靠近世界天然橡胶种植北界,简析该流域水热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
(3)分析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3)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4)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1-05-31更新 | 18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