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覆被(能直接或间接通过遥感手段观测到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建筑物等地表覆盖物)垂直带可以更系统地反映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等对高山植被和土地系统的影响。与40多年前植被垂直带比较,珠峰地区土地覆被垂直带,其主体结构特征未发生实质改变,而局部变化主要表现在:裸地向上向下拓展,分布幅度显著增大;南坡低海拔地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

材料二 下图为珠峰地区优势垂直带结构示意图。


   
(1)指出珠峰南北坡裸地分布上界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珠峰土地覆被垂直带在40年里局部发生变化的原因。
(3)试分析裸地拓展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基于珠峰南北坡地理环境条件,提出恢复珠峰植被的有效措施。
2021-04-20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横断山区,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部分地区出现了谷底生长低伏灌丛、山坡上生长高大乔木的分布状况,下图中左图示意金沙江集河段,右图示意28°15N附近金沙江两岸植被的垂直分布。



(1)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简析图示河谷地带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3)说明28°15'N附近金沙江河谷东岸为阳坡的理由。
(4)分析谷底附近形成“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的原因。
2021-03-29更新 | 753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三适应性测试(3月)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受其喷发方向及偏西风影响,浮石和火山灰等喷发物在火山锥各坡向覆盖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北坡最薄。火山喷发改变了成土母质、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依次呈现出亚高山针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高山冻原的变化(下图),但这种完整的垂直变化仅局限于北坡,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自然带演替较慢。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
(2)分析长白山东坡火山喷发物覆盖较厚的主要原因。
(3)说明长白山东坡自然带演替较慢的主要原因。
2021-03-16更新 | 813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黎贡山(图1)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图2示意高黎贡山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高黎贡山物种极其丰富,集中了全国17%的高等植物和20%的哺乳动物,其中三分之一为特有物种,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保留了相对原始的面貌。2014年底,大瑞(大理-保山-瑞丽)铁路重点工程、亚洲铁路第一长隧高黎贡山隧道开工建设,该隧道囊括了隧道施工的众多不良风险,施工难度极大,于2020年6月全线打通。




(1)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试分析其原因。
(2)说明修建高黎贡山隧道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3)高黎贡山西坡降水量在M处附近随海拔升高突然减少,推测该现象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
2021-03-13更新 | 54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一模)地理试题
5 . 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米尼加中央山脉海拔2000m附近分布有热带云林)云林植被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这里的云林虽然矮小,但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物种较多,云林组成与结构复杂,树皮较薄,苔藓植物和蕨类覆盖树冠。树干和地面,中央山脉山顶的松林时常发生林火,但很少殃及云林,云林林火偶发,但往往对云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的破坏性,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多米尼加飓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增加,环境专家认为这可能会提高林火发生的频率,给森林防火带来新的挑战,下图示意多米尼加中央山地地形及云林分布。



(1)简述该国热带云林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分析该地云林分布区很少发生林火的自然原因。
(3)云林一旦发生林火,对云林生态系统破坏程度极大,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说明飓风¸强对流天气可能提高林火发生频率的理由。
2021-03-03更新 | 63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检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熊猫分布范围变化图(下图)


材料二秦岭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大熊猫喜食新鲜竹笋。因食量大,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猫会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间往返迁移觅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够大的成片的空间。


(1)描述图中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推测大熊猫觅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开始迁移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3)从降水角度,分析秦岭南、北两坡河流水量特征的差异。
2021-02-26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西宁到张掖段的227国道是自驾游爱好者最喜爱的线路之一,被称为“西部最美的国道”。沿途地理环境差异大。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


(1)说明该区域过渡性明显的具体表现。
(2)据图,推测祁连山北坡分布寒温性针叶林带的原因。

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


(3)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对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的影响。
2021-02-22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物种丰富,河流众多。马格达莱纳河(图中R)是哥伦比亚的第一大河,也是该国主要的贸易水道,沿岸地区为重要的农耕区,城镇多,河道多急流浅难。该河手流发育在宽80km的断层谷地中,上游以山地降水为主,1~2月少雨,10~l1月多雨准游洞段含沙量较大。该河水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坝址难选,开发利用率很低,少有补电站T下图示意哥伦比亚地形及河流分布。

(1)简述哥伦比亚河流流向的特征。
(2)推测R河坝址难选的原因。
(3)说明哥伦比亚陆地物种资源丰富的原因。
10 . 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质构造和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b处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a、b两处地质构造中,适宜开采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为良好的储水结构的是_________
(2)图中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在该洋流的影响下,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是________
(3)圈中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_,其水文持征是_________,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4)植被由a至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分异的基础是________
2021-02-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